一个心外科医生眼中的“不完美” 医院可订阅
转载自:夏与何谈心脏
一直以来,夏与何都是谈谈成功的病例,普及医学知识。但是,失败却是医学绕不过去的一道槛。这次,让我们从失败的病例开始。
出场人医院副主任医师这是一个76岁的老爷爷,严重的冠心病,做过了几次支架,来我们医院的时候,三根主要的冠状动脉只剩下一根还通着。更让我们感到棘手的是,他的心功能也很差,射血分数(又叫EF值,一种衡量心脏功能的指标)是30%,只有正常人的一半。心脏也因为长期缺血的原因扩大了。
高龄、血管条件差、心功能差、左心扩大,同时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各种心外科医生不愿见到的危险因素都出现了。不做,意味着老先生心脏功能的进一步衰竭,做,如此高的风险意味着失败的概率很高。
箭头所指是完全闭塞的冠脉
老先生非常坚决,相对于无生活质量的生存,他选择了冒风险一搏。手术顺利的下来了。正当大家以为可以松口气的时候,情况却在术后的第二天傍晚急转直下,老先生出现了严重的低心排综合症(心脏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严重收缩无力)。
此后,是长达一个多月的抢救和治疗。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半夜被刺耳的手机铃声叫醒,记不清有多少次和家属的沟通交待病情,记不清有多少次看到希望转眼又成失望。最后,老先生因为多个脏器功能衰竭,还是没能救回来。
看着大家的努力最后都付诸东流,那份挫折感令人很不好受。我们会想,也许我这个治疗早点上会好些,也许我这个药物剂量大些效果会不同,也许……。但是各种“也许”都已经成为过去,我们只能直面失败。
有位心外科界的前辈说的好,“医生最困难的不是面对失败,最困难的是,面对失败带来的种种挫折,却不丢失最初的那份热情。”我们的热情很快又面临一次大考。
箭头所示,同样完全闭塞的血管
两周前,又一位医院,74岁,同样的三支血管只剩下一支,同样的射血分数33%,同样的因为缺血,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7.5cm(正常人多数在4.5-5之间)。体重不足百斤。情况有多差?如果再差一些,只能心脏移植。做还是不做?摆在我们面前同样是一道很难的选择题。
很庆幸我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支持,经过了多方评估,我们决定做。手术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一次成与败的考验,而对病人来说,却是他生存的最后一次机会。我们不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放弃最后一次挽救生命的机会。一周前,我们给这位老先生动了手术。
手术的结果也是非常令人鼓舞,术后两天,老先生就转回普通病房。术后第三天的下午,在我来到病房查房的时候,意外地发现老先生已经在病房外走动了。
不是每个故事都会有个happyending,在医学上,我们很多时候碰上的都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遗憾。我们只是希望,每次失败之后,会有更多的成功;每次沮丧过后,仍不失最初的热情。做医生者,于愿已足。
白癜风最佳治疗北京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