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心活力|病例分享大赛全国路演上海站

时间:2016-11-3 15:28:41 来源:心功能不全

智汇心活力|病例分享大赛全国路演上海站

年8月17日下午,“智汇心活力”病例分享大赛全国路演上海站于上海新世界丽笙大酒店成功举办。医院的李莉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持。医院的李京波教授、上海医院的刘志刚教授、医院的毛家亮教授共同担任点评嘉宾。医院的张春亚教授、医院医院的陈学颖教授各自分享了精彩的病例。紧接着,医院的李若谷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主题演讲。这些精彩病例以及主题演讲不仅得到专家高度的评价和赞赏,也让与会者收获颇多。

◆◆◆◆◆       ◆◆◆◆◆

实战分享,病例分析张春亚:巨大冠状窦植入CRT-D1例张春亚教授分享了一例堪称完美的病例。患者为70岁男性,因“胸闷气促4年,平时服用强心、利尿及抑制心肌重构等药物下,仍间断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入院。年12月,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左室造影见左室壁整体收缩活动减弱,LVEF35.3%;年8月,心超示左房、左室(91mm)增大伴左室整体收缩活动普遍减弱,LVEF26%;年10月,心超示全心增大(左室98mm)伴心脏整体收缩活动普遍抑制减弱,LVEF21%。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及肾功能不全病史。入院后该患者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心电监测短阵室速,予以电复律。术前心电图示完全左束支阻滞,QRS波为ms;体格检查示血压/70mmHg,呼吸稍促,颈静脉充盈。两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界左扩,心率82bmp,律齐,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下肢无明显浮肿。该患者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慢性全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高血压2级(极高危组);慢性肾功能不全;在住院期间发生室速并通过体外电复律,属于植入CRT-DⅠ类适应证。在手术过程中,经球囊造影显示其冠状窦静脉巨大,球囊无法完全封堵,造影无法显示远端分支,术者利用PTCA导丝在没有造影提示的情况下寻找分支,基于美敦力电极伞状主动固定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将电极固定于靶血管,且电学参数佳。术后近期随访呼吸困难明显好转,未再次住院,且程控检查各项参数正常,无明显变化。邱朝晖:Evera双腔ICD植入2例邱朝晖教授分享了关于Evera双腔ICD植入的2例异曲同工的病例。病例1:患者,57岁,女性,10月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心悸,入院1天前再发心悸,期间发作室速(HRbmp)两处,均无意识丧失,给予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心悸、胸闷、头晕症状明显缓解。入院心超示室间隔增厚,LVEF为59%;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均未见异常,血钾为3.23mmol/L。由于患者室速发作时未见意识丧失,入院行电生理刺激右房,均为诱发心动过速。行RVAS1S2刺激ms/ms,均诱发室性心动过速,该心动过速波形与之前发作时图形基本一致。该患者开始发生室速时并未有意识丧失,遂进行电生理检查,最终预期射频消融效果不佳,选择植入Evera双腔ICD进行治疗。患者二级预防进行了DFT测试,25J成功转复。该患者植入后随访显示该患者在40多天内发过3次VT,均ATP治疗成功。病例2:患者,70岁,女性,2月前反复晕厥发作,入院1天前再发晕厥。1年前突发头晕黑矇,伴恶心呕吐出冷汗,意识丧失,2min后恢复,入院检查心率mbp,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心超示左室扩大,二尖瓣反流(轻度),LVEF为32%,冠脉CT(-)。该患者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频发室早。由于该患者体型偏小,推荐植入EveraSDR(单线圈除颤导线)。邱朝晖教授总结道,上述2例患者均为二级预防。病例1植入后40天即识别到数次VT并治疗成功转复,ICD植入十分及时恰当;病例2因在医院发作VT/VF,及时植入ICD。EveraICD具有流线型、长寿命以及SmartShock等几大特点,对于偏瘦的患者、远期更换以及智能电击会有更好的效果。陈学颖:主动固定电极应用于永存左上腔植入CRT1例陈学颖教授报告了1例主动固定电极应用于永存左上腔植入CRT的病例。患者为58岁男性,因“活动后气促1年,加重1月”入院。于外院就诊查BNP升高(.5pg/ml);心超示LVEF30%;左房室明显增大;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减低;冠脉CT示右冠短小,后室间支由回旋支发出,左优势型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入院ECG示心室内阻滞,QRS波为ms;心超示LVEF28%;Holter示窦性心律,窦缓、窦停,心室内阻滞,多源性室早,房早,非持续性室速;心功能Ⅲ级。建议植入CRT-D(CRTⅡb类适应证+ICDⅠB类适应证),但由于经济原因而选择植入CRT。术中左侧锁骨下穿刺后发现永存左上腔、右上腔存在,改从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应用美敦力专门针对右侧的左室递送系统(VIMPR系统)。球囊封堵造影未见分支血管,多次用十极尝试均未进入分支,直接电极里插入自带钢丝,寻找分支未果;最后利用PTCA导丝顺利进入分支血管远端。术后1个月常规随访,参数稳定,患者胸闷气促症状改善。陈学颖教授指出,右侧植入需换用适合弯度的左室长鞘以保证较好的支撑。冠状窦粗大,即使球囊封堵也可能无法显示分支血管,此时可用十极或电极导丝直接超选至分支。因分支血管情况不明,可选择主动固定导线减少脱位风险。

◆◆◆◆◆       ◆◆◆◆◆

功能剖析,创新感悟

廖德宁:AdaptivCRT:选择性右室起搏——激情四射,随心所跳

廖德宁教授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了AdaptivCRT的相关功能。廖德宁教授指出,CRT疗法发展至今,仍有多达1/3的患者不能受益。CRT反应率与多种因素有关,而有关研究表明AV间期选择不当是首要因素。当房室传导正常时,与自身右室传导融合的单LV起搏在改善左室收缩功能方面优于BiV起搏。依据AV间期设置CRT参数,PR≤ms,HR<bpm者,与BiV起搏相比,单LV起搏获得相同的或更好的LV功能,同时改善RV功能,同时LV起搏的时间对于临床获益至关重要。当房室传导阻滞时,BiV起搏获益更大。当PR>ms,HR>bpm时,BiV起搏较LV起搏获得更好收缩/舒张功能。AdaptivCRT算法可评估自身心律/率与AV间期;选择和调整起搏模式;并优化AV/VV间隔。对于传导正常的患者,动态LV起搏可以提供同步治疗,减少RV起搏,增加CRT寿命。动态LV起搏通过提前起搏LV并自身下传的RV形成再同步。AdaptivCRT临床获益:AdaptivCRT是安全的,至少与超声优化的传统CRT在各种一级或二级终点疗效相同;可减少44%的RV起搏;与传统CRT组比较,可提高12%的反应率;可降低21%心衰住院率,并减少死亡率;降低46%的房颤发生率;减少40%的30天再入院率。廖德宁教授生动地展示了AdaptivCRT患者的一天生活心率的变化。总之,AdaptivCRT每分钟起搏因你而不同,随心而动。

李若谷:EveraICD的智慧管理——内外兼修,术后无忧

李若谷教授详细地介绍了EveraICD的三大技术创新点。根据国家“十五”攻关心脏性猝死(SCD)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中国SCD发病率为41.8/10万。若按公布的13亿人口推算,每年发生SCD的人数高达54余万人,约占总死亡的9.5%,位居全球各国之首。ICD可在短时间内识别导致SCD的“罪魁祸首”——室颤并及时进行电击除颤恢复窦律,从而挽救患者生命,因此ICD是目前预防SCD最有效的方法。年,国内ICD植入数仅为3,台。ICD植入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短寿命,易溃破以及误放电等。EveraICD系统的软、硬件不断创新,更加适应临床需求。其技术创新有三大点:一是流线外形,对皮肤的压力减少30%,减少溃破和感染风险,提高患者舒适度,更换时更容易处理囊袋;二是SmartShock智能电击,有效减少错误电击和不必要电击,双腔ICD使得98.5%患者1年内无不恰当电击;三是全新电池电容设计更长寿命,预估超过10年。总之,EveraICD优势在于外形可塑,效率更高,寿命更长。李若谷教授指出,该装置非常适合国内一级预防患者,尤其适合年轻的、体型偏瘦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双腔)。

◆◆◆◆◆       ◆◆◆◆◆

专家点评:携手创新,律动生命

本次会议以临床病例分享与主题演讲相结合的方式,分享者与与会专家针对心律失常和心衰治疗领域的治疗方法和疑难病例进行了深入探讨。事实证明,医疗器械的不断更新,才能更加满足临床的需求。希望企业和临床医师能携手创新,一起律动生命。

”END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门诊》杂志官方







































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zo.com/zyzz/8606.html
热点排行
心肌梗塞的饮食注意事

心肌梗塞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严重危害到患者……【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心肌梗死饮食注意事项

心肌梗死的饮食注意事项包括什么?得了心肌梗死治疗是关键。但是……【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心肌梗塞的饮食注意事

心肌梗塞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严……【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