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生周颖,作为贵州第七批援鄂医疗队员,与位队友一起奔赴武汉抗疫。 从接到命令紧急出发,医院,再到转战接管武钢二院二病区。“战场”在变,但作为医者的初心始终如一。 在武钢二院,贵州第七批援鄂医疗队累计收治了49位新冠肺炎患者,平均年龄61岁,多有基础疾病,治疗与护理相对复杂。作为临床带组组长,周颖每次进入病房时都会仔细查看病人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为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头戴被雾气模糊的护目镜,并不能阻碍他对每一个治疗细节的把握与判断,虽然查一次房需要3个小时让人汗流浃背,但比起疲惫,他却更加记得在病房中收获的无数次感动。 “在这次抗疫中,我们每个人都全身心投入,希望战斗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刻!”3月14日,贵州第七批援鄂医疗队所管理的病区“清零”,周颖为出院的病人带来了贵州的小礼物表达祝福,也目送了医院的病人离开,他说,那一刻,心中生出了一种不舍,“与患者朝夕相处,我们像是深深融入了一个密不可分的大家庭,不是简简单单的医患关系,都有着战友,亲人,家人一样的特殊的情感。”
3月6日阴患者眼睛微微睁开,像是在感谢我们 今天是17点至19点的班次。我提前半小时穿好防护服进入病区,首先来到20床的一个68岁女性患者床边,患者新冠肺感染并不是很重,但是恶性肿瘤晚期,导致全身衰竭。头颅CT下还有脑梗死,目前处于嗜睡状,生命征较前稳定,呼之能睁眼,不能言语,右上肢和双下肢肌力0级,左上肢肌力1级。回想起我3月5日凌晨夜班时,我向老太太送去我出征前护士长为我准备的尿不湿的场景,虽然奶奶不能说话,当我向奶奶说给您的一点小礼物的时候,她眼睛睁开稍微转向我在位置,好像是感谢我的意思。我真心希望老太太逐渐好起来。
3月7日 晴党旗下宣誓,心潮澎湃 今天下午休息,医院指挥部,参加病例讨论,半小时过后,医疗队李杨主任电话通知我,火线入党成为预备党员的事审批下来了,马上要去贵州援鄂武汉前线指挥部集体宣誓,心中无比激动。 在援鄂临时党支部领导的宣读名单中,听到“第七批:周颖”时,心情非常澎湃,非常激动。在这特殊时期,在这特殊情况,党组织接纳了我,愿意培养我,我心里充满感激,也谢谢医疗队李杨主任对我工作的肯定,作为我的培养联系人,我唯有努力才可以突显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我唯有努力,才可以不辜负组织对我的培养和信任;我唯有努力,才能成为合格的、优秀的党员,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的厚爱。
3月8日 早晴晚雨 收到用粗黑的笔迹写下的感谢信 今天上的班次是大查房,全部病人都要认真细致的问诊,依据病情变化需要调整医嘱,一圈下来,花了查不多3小时,汗水顺着背淌,防护服差不多要湿了。 今天查房到49床患者的时候,她说今天要感谢我,叫要下班的时候去她病房一趟。 走进病房,看到大姐姐故意用粗黑笔这下的写封信,她说这是专门为我写的,谢谢你对我工作的肯定和对我们贵州医疗队的肯定,我只是贵州奔赴湖北参与疫情防治的第七批名医务人员之一,只是贵州奔赴湖北支援的名医务人员之一,也是全国支援湖北的4.2万名医务人员之一。我们将会更加努力,依据患者病情特点,精准施策,治疗方案规范化个体化,争取患友们早日康复,早日出院。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3月10日 晴 治疗顺水推舟,超过10人治愈出院 来到武汉20天了,经过医疗队所有人的努力,特别是领队朱建国主任医师,联络员李杨主任医师,护理组长柏晓玲老师,三位老医院临床和护理专家,得益他(她)医院先进管理模式、专业的管理经验、对新冠肺疾病诊疗的先进临床技术水平,临床工作如顺水推舟般推进,接管病区已有10余人出院。 每天早上,三位领队准时参加交班,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还时不时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去床旁查房,在医疗队的领导下,所有组员齐心协力,医师精心为患者拟定治疗方案,护理人员提供优质护理,医护密切配合,在患者疾病治疗和生活方面都照顾到位,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还有我们省医后勤保障人员杨玉晶老师,为我们医护人员东奔西走筹备防护物品,发放生活必须品,保障所有组员生活和工作物资供应。 患友们的每一声谢谢、一起加油,每一祝福的话语,每一封感谢信,字里行间,都是对我们贵州医疗队工作的肯定,在领队们的指挥下,我们所有组员都卯足了劲,“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取患者病情早日康复,疫情早日结束。
3月11日 阴天 病人的感谢让我流泪 今天是晚班,早上天气晴朗,中午以后就是阴天,但是看到武汉看到全国新增病例大幅度下降,心里充满阳光!接班后后开始查房,5床的奶奶今天血压偏低,无头昏等不适症状,气促有缓解,前几天心功能不全利尿可能稍微多了一点,脑钠肽明显下降,今日将降血压药暂停下来,交班下去看血压变化。 20床的病情仍然很重,本来想好由我去做深静脉置管的,龙医师在他的班次做了,继续按原计划治疗吧,希望老人慢慢好起来。 13床的奶奶明天出院,今天说一定要找我们拍张照片,还说感谢信上我的名字没有重点突出,要重新写一遍,其实只要患者能记得贵州医疗队我就心满意足了,这些工作都是我们当医师的职责和义务。 来到17床老人的床旁,她说,周医师,我发的 50床大叔的床上有好几张纸,他说他要为我们整个医疗队写点东西,说贵州医疗队工作配合衔接到位,认真负责,还有说:我是一个父亲,我有一个二三十岁的女儿,我看到你们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辛勤工作,你们也是父母的儿女,你们也是儿女的父母亲,连我都怕你们被感染,你们的家人不怕吗,不可能的事情,你们都是自愿请战来的,你们了不起,你们是最可爱的人。强忍泪水,道谢他给我的感动,缓缓走出病房。
3月13日 晴重症病人病情也在逐渐好转 今天是早班,进病房就想一定先到我管的5床张奶奶的床旁,她病情是我们病房的重点 后来,奶奶的外孙女6床的患者代替老人写下来她要对我们医疗队所说的话。
3月14日 晴 目送病区“清零”,我的心里空落落的 今天本来是晚班,想到我管的4床患者今日出院,医院给他送一点点生活必需品,让他感受贵州人的热情也同时为减轻患者出院时焦虑。 医院的路上,医院门口了,接到匡中国老师的电话说,要加班,赶紧过来帮忙写出院小结,病人在18点前转出到省妇幼院光谷院区,我的心里空落落的,但我们是战士,要坚决服从统一安排。 20床患者不能言语,神志恍惚,医院之前,还和她已在接受新冠肺治疗的女儿联系,对于我们贵州医疗队,她和她的家人,都充满感激。 想到患者要转院,患者不能说话,必须再次告知家属,我亲自电话联系家属,还详细说了这一段时间在武汉钢铁二院治疗经过,目前情况,并告知接管医师也会电话联系家属等事宜,说着说着,流着泪默默看着担架队已送上救护车。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庞博
编辑李中迪
编审干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