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比别人多活2年,张朝阳4小时睡眠

时间:2023-2-14 13:25:31 来源:心功能不全

北京治疗白癜风首选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原创医脉通medlive医脉通

导读

牺牲健康换来的工作时间,最终会以缩短寿命的方式把多「赚」的时间还回去。

来源:医脉通

作者:阿源老师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近几天,一条重磅新闻震惊了网友:搜狗要嫁给鹅厂了?9月29日晚,根据搜狗及母公司发布的公告,搜狗将成为腾讯的间接控股子公司。据外媒报道,交易完成后,搜狗将从纽交所退市。

What?作为初代互联网公司,曾经的三大门户网站搜狐,近年来因屡屡未推出成功创新的产品,已严重掉队。而搜狗,堪称是搜狐体系多年来孵化出的最成功的子公司。此次腾讯全资收购搜狗后,意味着搜狐将失去一半的营收。

这条新闻让我们再次想起了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而张朝阳到底在想什么?

微博截图

他在变得更勤奋的路上。8月18日,张朝阳在直播里向网友推荐说:我觉得还是要早起早睡。我就很早了,最近正在推广一种4小时睡眠法。他宣称自己的状态就很好,已坚持两年,每天员工到公司的时候他已经工作好几个小时了。具体做法是,每天在某一时刻上床睡觉,睡2小时后用闹钟闹醒,从床上起来,榨蔬菜汁喝或干点别的事,一定要让自己站起来,彻底苏醒,又接着睡2个小时,全天总共睡4小时就够了,这样睡得少又睡得好,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

4小时的睡眠听上去很美好:

每天仿佛被延长,有20个小时可以用来随意支配;

每天睡眠少了4小时(按正常8小时计),一年就能省出小时,相当于比其他人多了60.8天(2个月)。10年下来比别人多了2年寿命。

可以比别人完成更多的目标,或者单纯的享受一下闲暇时光。

.....

但这种睡眠时长又完全颠覆了「每个人需要睡足7-9小时」的常识,真的行得通吗?

至少网友们都不太买账,开启新一轮嘲讽:“一副没睡醒的样子”“看这面色还效果特别好?还晒出他在公开场合打瞌睡的照片。

微博截图

媒体也在看热闹,直接贴上“睡4小时的张朝阳”标签。

网页截图

究其原因,是张朝阳的努力,大家并没有看到好的结果——即便勤奋到“每天只睡4小时”,老牌互联网公司搜狐却并没有如他数次在公众场合提及的,“带领搜狐重新续写传奇、重返互联网舞台中心”。你能怪他们吗?光亮出一套理论没用,用实力说话才硬核。

微博截图

其实这个短睡眠法并不是来自张朝阳的发明。网上一直在流传名为“达芬奇睡眠法”的睡眠方法。

SQ宇宙视频:达芬奇睡眠法

据维基百科,多阶段睡眠(Polyphasicsleep),亦作多相睡眠或达芬奇睡眠,是一种将人类习惯的单次睡眠过程分散成多个睡眠周期进行,以达成减少睡眠时间的睡眠方式。这种睡眠方式是由德意志帝国科学家J.S.西曼斯基在年研究动物的睡眠行为时发现,并发现人类亦有这种睡眠方式[1]。一般来说,成年人在24小时的日常生活阶段可以分为工作和睡眠(包括午睡)两部分,这种生活方式亦被称为“双相睡眠”(Biphasicsleep)。

维基百科截图

然而,许多医学研究者表明对身体健康的忧虑,特别是这种方式没有机会进入深度睡眠,再到对脑极重要的REM睡眠,或者周期缩短导致生理时钟被严重干扰,而许多亲身体验的网络人物,以及参与实验的人员经历也显示,这种方式仅仅在短期的急迫前提下有效,只使人以短睡来延续最基本的身体机能,很快又会再度疲劳而精神不济,造成打瞌睡频频或睡过头等,不可能长期保持最佳状态下去。[2]

摄图网

对于达芬奇睡眠法,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有反对者也有支持者。

据科技日报报道,“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达芬奇睡眠法就是达芬奇提出来的。”医院呼吸科主任陈乾华表示,达芬奇本人是否按照此方法进行睡眠,似乎也无从考证。

据维基百科,波兰记忆和睡眠专家派奥?沃兹涅克博士在论文《多相睡眠:事实与误区》中称,至今未有确切资料证实达芬奇是个多相睡眠者,反而有很多不支持多相睡眠的证据:达芬奇所处的文艺复兴时期没有电灯、电视和丰富的夜生活,人们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达芬奇本人说过“正如充实的一天会带来愉快的睡眠,好好度过的一生也会带来幸福的死亡”;有达芬奇的传记描述,他在画《最后的晚餐》时一天到晚连续不停地忘我工作,甚至不吃不喝。针对多相睡眠法支持者认为许多名人也采用此种方法,沃兹涅克对拿破仑等人进行考证,发现他们似乎都没有多相睡眠的习惯。但网上宣称多相睡眠的名人名单越来越长,新加入的人包括爱迪生、丘吉尔,甚至还有李小龙!

沃兹涅克认为,这些人已过世,普通人很难搞清楚他们的多相睡眠是真是假。开始实行多相睡眠之后就睡得不好,醒来很困难,常常睡过规定的时间,醒后行动踉跄,不良反应进一步发展,接着出现了难以控制的嗜睡、体温异常等一系列身体反应;常常因为睡过头而不断地自责;醒著的时间多了,但不能有效地利用,只能靠反复地进行一些活动来熬时间……美国加州大学的睡眠专家莎拉?梅德尼克等人认为,多相睡眠会破坏人体的昼夜节律,导致身心疲倦、焦虑紧张、免疫力下降等不良反应。[4]

摄图网

而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喻小念表示,特殊时期或者短时间内用此方法或许可行,比如战争时期,人的确可以做到24小时、36小时,甚至48小时不眠不休,“但那只是特殊情况下的应激反应,不能成为常态,不具备科学性和普遍性。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到了最后人的认知和判断能力都会大打折扣。”

那些拥有短睡习惯的名人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边倒地抨击张朝阳睡眠法或达芬奇睡眠法,也许会错过一些真实存在的故事。

其实睡得少并非新鲜事,除了前面提到的达芬奇,历史上有些名人也有着短睡的习惯。

特斯拉。图源:网络

交流电发明人尼古拉特斯拉据说每晚睡眠时间不超过2小时,但他每天都坚持午睡,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给自己充电」!

达芬奇。图源:网络

著名的数学家和画家伦纳德达芬奇开创了一种睡眠模式「多相睡眠」,每天分多次入睡,每次在20分钟到2小时之间。算下来24小时内总共睡了5小时。

贝多芬。图源:网络

著名的音乐作曲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休息时间是晚上10点到早上6点,可以保持一天的精神充沛;而他创作的《月光曲》等帮助了全世界无数的失眠者睡个好觉。

短睡者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天才们都是短睡者吗?也不尽然。爱因斯坦每晚就准时睡10个小时。

爱因斯坦。图源:网络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睡眠行为是由昼夜节律系统和睡眠内稳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的,以保持清醒和睡眠的平衡。你清醒的时间越长,驱使你睡觉以及让系统恢复平衡的动力就越强。白天积累的困意越来越多,直到晚上,你自然就会想要睡觉。

但是人们也逐渐认识到遗传在睡眠中的作用,发现了某些基因似乎会缩短人的睡眠时间。

加尼福尼亚大学有研究人员发现两个携带DEC2基因突变的人终生比其他家庭成员睡眠时间短(6.5小时),而没有明显的负面效应[1]。

网页截图

10年后,同一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再次发现睡眠时间比大多数人少的人的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出现罕见突变,并且携带同样基因的老鼠也出现了短睡行为[2]。

网页截图

短睡值得推广吗?

纵然有基因突变作为背书,这一行为依然不值得推广,因为携带这类基因的人始终是极少数人,加尼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ADRB1和DEC2突变一定是在人类历史上最近出现的,还没有时间广泛传播。[3]

而且至今为止已经鉴定出50个相关基因,受这些基因影响的人中,哪怕是处于同一个家庭,表现也有所不同。[2]并不是鉴定出这个基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短睡了,这类短睡行为年才首次以专业论文的形式公诸于世,对其了解还非常浅显,并不能用来指导生活。

大多数人这样做只会导致睡眠不足,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牺牲健康换来的工作时间,最终会以缩短寿命的方式把多「赚」的时间还回去。

参考文献:

1.HeY,JonesCR,FujikiN,etal.ThetranscriptionalrepressorDEC2regulatessleeplengthinmammals.Science.;():-.

2.ShiG,XingL,WuD,etal.ARareMutationofβ1-AdrenergicReceptorAffectsSleep/WakeBehaviors.Neuron.;(6):-.

3.AliceKlein.DNAmutationletssomepeoplelivehealthilyononly4hourssleep.newscientist.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zo.com/yzyy/2002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