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药,又称正性肌力药,是心功能不全治疗的主力军之一。如能正确使用,往往能拯救病人于一线间。那么强心药都有哪些呢?
强心药分为强心苷类和非强心苷类。
强心苷类又称为洋地黄类,包括地高辛、西地兰、洋地黄毒苷等。它们的作用机制、常见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均相似。
优点:增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的收缩力而不增加其心肌的氧耗。
缺点: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易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低血钾、低血镁、高血钙、心肌缺血缺氧、肾功能不全、高龄及不合理药物(如使血钾降低的药物等)联用,所以,使用前需查血电解质水平。
它们亦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对于不同的疾病状态,可选用不同的强心苷类药物。如,根据起效速度:毒毛花苷K西地兰(毛花苷丙)地高辛洋地黄毒苷。
因此,急性充血性心衰可选用毒毛花苷K,慢性心衰常选用地高辛,西地兰适用于危重急症病人,可在短时期内反复、多次使用。
禁忌要牢牢记住: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除外伴有收缩功能不全或心房颤动者);预激综合症伴心房颤动或扑动,以上患者均属禁忌人群。
非强心苷类包括拟交感胺类、双吡啶衍生物、钙敏化剂等。
常用于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恶化期,如急性心衰伴低心排血量综合征、难治性终末期心衰、肺动脉高压伴发右心衰竭等。
拟交感胺类及双吡啶衍生物均增加细胞内cAMP浓度从而增加细胞内Ca2+浓度,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还有外周血管扩张作用。
短期应用有良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但需要注意,长期使用会增加死亡率。
温馨提示请加广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西宁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