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死亡率竟超过肿瘤?炎炎夏

时间:2016-10-1 10:51:12 来源:心功能不全

【重要】“它”的死亡率竟超过肿瘤?炎炎夏

导读:冠心病夏季高发,防治心脏病不可不当心。夏季是冠心病的多发季节,专家在此提醒患者朋友,对不明原因的疼痛应提高警惕。为此,专家提醒,冠心病患者夏季一定要提防冠心病发作,以免发生猝死等严重后果。患者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类药物,以防心绞痛发作等。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夏季的到来无疑是件好事,因为环境温度的升高,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明显比秋冬季节好多了,但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也容易使有潜在和原有的心血管病人在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病方面掉以轻心,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或者恶化。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谢春毅主任医师,为您分析解读“夏季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每年冬春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这使得不少患者有这样一个认识误区,认为一年之中夏季血压最低,症状会相对稳定一些。其实不然,夏天气温升高,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的血流量比平时增加了3-5倍,而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减少,这会直接影响心肌供血。此外,人在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会增加冠心病的发作,另外,夏季出汗多,血液相对浓缩;夏季胃肠道疾病高发,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也易诱发冠心病;因此,心血管疾病的夏季养生之道同样不容忽视。

夏季别忽视心血管疾病

夏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随着气温升高,皮肤的血流量增加,会直接影响心肌供血,另外,高温状态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作概率。

夏季的高温天气出现以后,有些心血管病的患者,尤其是那些比较胖的患者怕热,喜欢吹空调,这样往往会因室内外温度反差较大的影响引发呼吸道疾病,从而诱发心血管病的发生或加重。心血管内科住院的病人,大多是由于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血管病的发生或加重。夏季高温时期更应加强对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特定危险因素的管理和预防,以免因这些危险因素的波动,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种类

冠心病和高血压,心绞痛,运动猝死,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脂都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1冠心病导致的猝死

心血管疾病除了包括心脏先天器质性疾病,主要指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起因主要是心脏血管硬化,无法供应心肌足够的血液和氧。冠心病的危害是致命的,它起病隐匿,有人心肌缺血时毫无症状;它发病迅速,虽然动脉硬化的过程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但几分钟内就可发生心绞痛及心梗。很多患者因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导致死亡率极高。

2 血栓导致的中风、猝死

心血管疾病患者多有血管壁硬化,危害也是严重的。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加上粘稠的血液,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液凝块进入血循环。血液凝块可能造成血管堵塞,形成血栓。血栓如出现在大脑中、或脑动脉硬化破裂,可造成大脑局部缺血坏死,就是中风;视坏死脑区不同,轻则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重者死亡。血栓如发生在心脏里,则造成心脏局部缺血坏死,发生心肌梗塞,预后不良。

3大量危险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后期,由于心脏长期泵血不良,全身器官都可能淤血缺氧而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肺部淤血造成易发肺部感染,肝脏长期淤血缺氧可出现肝硬化,高血压造成肾衰。

高温天气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01

合理饮食,适量补水

心血管病患者在夏季的膳食宜“多汁多彩”,多食用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西红柿等,富含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或绿叶蔬菜,能减轻动脉硬化。适量进食白色食物(如:燕麦粉、燕麦片等)和黑色食物(黑木耳等),能有效降低血黏度和胆固醇。

心血管患者在夏季还应控制少食冷饮等食物。过量冷饮食品进入胃肠后,会突然刺激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病情,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冷饮所造成的血管收缩虽然只是暂时的,就如同跑步后血压也会升高一样,但是却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冰淇淋应该算是高脂、高热量食品,而且,冰淇淋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这是吃冰淇淋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真正原因。

此外,心脑血管患者每日需主动、适时、适量饮水,以避免因未及时喝水、体内水分流失过多,而导致血液浓度升高,发病率上升。

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每天保证饮水在毫升以上,汗多时还要增加饮水量,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如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进点水,这样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

02

起居有节,减少外出

在夏天,老年人宜静养为主,忌运动过量。许多老人习惯早起晨练,但调查显示早晨6~10点,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为70%—80%,因此应尽量避开在这个时间段进行锻炼。与此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外出时穿着浅色、宽松、透气的衣服,戴遮阳帽或撑遮阳伞。

03

戒除焦躁,平心静气

炎炎烈日、暑气逼人,人们极易产生焦躁情绪或受到外界不良情绪影响,导致情绪不稳定、激动、失控,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保持良好心态、随时调节情绪不仅是夏季养生的重要环节,而且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 

04

 防暑降温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室外活动时应戴遮阳帽并备足水,天气闷热时,室内可以开启空调,但温度不要太低,28℃左右为宜。同时特别应注意避免刚从炎热的室外回来后,就对着空调机的冷风长时间直吹,这样最易使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紊乱,而导致心血管患者发生意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05

居室内外温差大

从家里走出户外时大幅的温度变化使心脑血管病人很难适应,因为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人体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导致血压变化,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肌梗死或卒中,因此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应注意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多在室内休息,且午睡1小时,以补充晚间睡眠的不足。

预防心血管疾病,牢记“三字经”

管住嘴,迈开腿;不吸烟,多喝水;好心态,莫贪杯;睡眠足,别过累;乐助人,心灵美;家和睦,寿百岁。

▎本文来源于活到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请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还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参与互助讨论









































白癜风治疗小偏方
白癜风的治疗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zo.com/ystl/8252.html
热点排行
常见急性心肌梗死的诱

常见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有哪些?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在临床上常……【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急性心肌梗死诱因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会因情绪激动或心情过于紧张而突发……【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常见急性心肌梗死的诱

常见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有哪些?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