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心脑,人年轻五类天然强心护心食物,让

时间:2016-9-27 14:42:15 来源:心功能不全

近年来,心脏病已经成为国人的第一杀手。如何保护心脏,是每个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营养学家指出,心脏的健康和日常饮食有着密切联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等的食物,不仅能清除血脂、保护心血管,它们还是保护心脏的好手。

鱼:保护心血管

每周吃两次

常吃鱼肉可提升大颗粒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能清除动脉壁上多余的胆固醇,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心血管有极强大的保护作用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发现,每周吃一两次鱼摄取2克左右的欧米伽—3脂肪酸,能使心源性猝死的风险降低36%,并减少17%的死亡可能。

吃法建议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博士推荐:清蒸鱼的方法。

清蒸方法是把鱼略腌,放蒸锅或微波炉中快速蒸熟,最有利于保持鱼的低脂健康特色。

全谷物:调血压、护心脏

每天吃:50~g

据《湄洲日报》报道: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发布了我国第四次发布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建议人们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g,薯类50~g。

全谷食物富含纤维素和多种营养,有助于调节血压及保持心脏健康,还可以降低甘油三酯,有利于调血压、护心脏。

全谷食物建议

全麦面粉、全麦面包(最好是%全麦或全谷物面包)、燕麦片、糙米、大麦和荞麦等、亚麻籽等。

果蔬:预防心血管病

每天吃:克~克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果蔬摄入过少是十大死亡高危因素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估计造成约19%的胃肠道癌症,31%的缺血性心脏病和11%的中风。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也究发现,吃新鲜水果有很多健康益处,只要每天坚持吃克(三两),就可使心脏病和中风发病率降低40%,利于长寿。

果蔬建议

苹果:富含一种叫做“类黄酮”的化合物,能够延缓细胞衰老,有效预防心脏疾病。

芹菜:芹菜所含的芹菜碱,可以保护心血管功能。

土豆: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钾倾向。

香蕉:香蕉中所含有的膳食纤维、钾元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6协同工作,对人的心脏和肌肉功能很有好处。

菠菜:菠菜中富含叶酸,有研究表明,服用叶酸可以降低25%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坚果:降低心脏病危险

每天吃一小把

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也在《内科学文献》上发文表示:每周吃2—3次坚果的男性比几乎不吃坚果的男性死于心脏病的几率要小30%,死于心脏病发作的几率也要小47%。

坚果富含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素、多种矿物质及抗氧化剂,正是这诸多的有益成分才有利于心脏健康。

常食坚果建议

种类

树坚果包括杏仁、腰果、榛子、核桃、松子、板栗、开心果、夏威夷果等。

种子包括花生、葵花子、南瓜子和西瓜子等。两种坚果都可常食之。

份量

每天吃一小把坚果,相当于16~24粒杏仁、16~18粒腰果或30~35粒花生米。

豆类:五豆补五脏

每周至少吃三次

豆类中富含大豆异黄酮,对心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豆类中的蛋白质和可溶性膳食纤维,既不增加脂肪含量,还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中医养生素有“五色豆养五脏”之说。

红豆补心补血;

绿豆补肝、清热解毒,降低胆固醇;

黄豆补脾补气,常食有助于延缓衰老;

黑豆补肾;

白豆补肺,理中益气。

做法

1、准备糯米克,红豆、绿豆、黄豆、黑豆、白豆各50克;将五豆洗净后,浸泡过夜。

2、次日清洗后,五豆不易烂可先煮透,再放香糯米文火煮20分钟成粥,经常食用。

保护心脏从生活中的饮食习惯开始,这五类天然的护心食物,能够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让你越吃越年轻,要记得多吃哦!

其他人在看

?腰酸背痛的“止痛开关”,按一下这里,疼痛瞬间消失~:查看请点这里

(本文由“7点养身”综合发布。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抄袭,如需合作请后台留言。本文建议配方、方法均为基本方,药效因人而异。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祝您健康!

商务合作请加谢经理;fwrw荣经理。内容合作请在后台留言获取授权。)

点击“阅读原文”后,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业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zo.com/ystl/815.html
热点排行
常见急性心肌梗死的诱

常见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有哪些?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在临床上常……【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急性心肌梗死诱因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会因情绪激动或心情过于紧张而突发……【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常见急性心肌梗死的诱

常见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有哪些?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