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点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华声在线讯(记者张丽摄像梁湘茂王璐后期剪辑子齐)长沙县的刘先生今年49岁,在4年前就被确诊为高血压,医生综合评估后建议其进行药物治疗,并注意监测血压。但刘先生当时认为自己年龄偏年轻,身体素质还不错,可以扛一扛,就没有进行治疗,也未定期检测血压。不料,近日刘先生因突发一侧肢体麻木、说话口齿不清而被家人紧急送医,后被确诊为高血压引起的急性脑梗死。医院(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刘乐介绍,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仅为16.8%。为了科学规范地防治高血压,必须认清对高血压的几大认知误区。
误区一:凭感觉用药
其实高血压病患者有时候可能并没有太多的症状,并不是每一个高血压患者都有很明显的头痛头昏。有一些高血压的患者仅仅表现为脖子有点酸痛或乏力,或者有些人就感觉自己应该血压不高,可能就没有高血压病。而实际上高血压的诊断非常简单,非同日三次以上测量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90mmHg,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病。
误区二:不愿意过早服药
很多40~50岁的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首先降压药不是抗生素,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其远期预后越好。
误区三:降压药伤肾
伤肾的是高血压,而不是降压药。所有的降压药物都有副作用,但降压药的副作用小于高血压对身体的损害。
误区四:开始不能用好药
实际上我们的降压药物并不贵,我们在选择降压药物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选择有明确的心脑肾保护作用的药物;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比如我们常说的普利类药物培哚普利、依那普利等等,它比较适合于冠心病、糖尿病、早期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钙离子拮抗剂,也就是我们老百姓说的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比较适合于老年人收缩压高的患者。而利尿剂往往不会单独使用,而是与其他的药物联合使用,从而发挥一个协同作用。三是我们需要选择长效制剂。
误区五:降压越快越好
有的患者要求快速控制血压,用药仅几天,血压下降不明显就开始抱怨药物效果不理想,要求医生加药或频繁换药的做法是错误的。血压下降速度太快,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导致缺血事件。绝大多数的长效降压药要发挥稳定的降压作用一般需要1~2周左右。
误区六:靠输液治疗高血压
有的患者想依靠输几天液降压。事实上,长期坚持规律地口服降压药并综合干预其他危险因素(必要时降糖、降脂、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等)是最好的治疗方法。除了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脑病、主动脉夹层等,需要静脉点滴降压药,以快速降压外,一般的高血压不需要输液治疗。
误区七:血压正常了就停药
高血压和伤风感冒不同,高血压不能“自愈”,也不能“治愈”,只能“被控制”。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擅自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