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话题精华文章
调理心气安神定悸治疗心动悸医案
心动悸心动悸是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其发病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相关。病性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而致。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及瘀血阻脉而引起;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其脉象表现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以结脉、代脉、促脉、涩脉为常见。本病可见于西医学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以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者。本节收载王国才医案1则。该案以推拿手法补益心脾,安神定悸治疗。心悸胸闷,因于心脏神经官能症,补益心脾,安神定悸推拿手法治疗,获良效。于某,女,55岁。医案编号:H。初诊:年6月8日。心慌、胸闷3个月,加重1周。患者3个月前因工作劳累致突发心前区憋闷,心慌,就诊时患者自述心慌胸闷,时作时息,并有善惊易恐,坐卧不安,甚则不能自主,头晕目眩,纳差乏力,腹胀,大便二三日1行,黏腻不爽,失眠多梦。查:神情疲惫,面色?白,语声低弱,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心动悸,证属心脾两虚。此为平素饮食失节,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生化不足,致心失所养,心神不能自主,发为心悸,伴见健忘、失眠、多梦等气血亏虚之征。其治宜补益心脾,调理心气,安神定悸。处方:予以推拿治疗。操作步骤:①大鱼际揉法在紫宫、玉堂、膻中、气海、关元穴操作,并摩左胸前区2分钟,透热为度。按揉左上肢心包经,点按双侧大陵、内关、神门、太冲、三阴交穴。逆时针方向掌摩腹部,按揉中脘、神阙、气海、关元穴,分推腹阴阳3~5遍。②滚法及按揉背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按心俞、膈俞、脾俞、肝俞、胆俞、胃俞、肾俞等穴。③直擦背部膀胱经,透热为度,双掌根交替轻叩背部两侧太阳经,提拿肩井穴。嘱患者平素注意调情志,适劳逸,饮食清淡,少食多餐,并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注意预防感冒。二诊(年6月25日):患者经推拿治疗后,心悸、胸闷诸症基本消失,至今未再复发,睡眠亦大有改善。效不更方,推拿治疗方案同前以巩固疗效。按:中医认为本病发生盖因患者平时饮食失于调养,脾气亏虚,健运失调,加之本身体质不强,心气怯弱而致。脾虚气血生化不足,则心血无以为充,致心失所养,心神不能自主,发为心悸,伴见健忘、失眠、多梦。西医认为由于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的作用,使神经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导致受自主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随着发生紊乱,引起了心慌、胸闷、健忘、失眠、焦虑等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此外,患者工作过度劳累,且平时从事体力活动过少,使心血管循环系统缺乏适当锻炼,以致稍有活动或少许劳累即不能适应,产生过度的心血管反应而致本病。推拿治疗这种功能性改变具有较大的优势,兼有放松肢体、愉悦精神双重作用。应当注意的是,对于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如经心电图等诊断为冠心病,且属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治疗时应注意手法不要过重,必须配合相关药物治疗等。注:本文由培医教育(TCMEDU)整理,摘自《孙申田针灸医案精选》,作者:孙申田,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张缙针刺三阴交治疗痛经医案
太溪穴双针刺治疗痛症案
孙申田枕神经痛案二则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