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锦目录
1.“书记面对面”第九期:吉林大学召开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青马教师座谈会
2.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一行来吉林大学调研
3.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吉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4.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受聘吉林大学双聘院士
5.内蒙古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刘志彧一行来吉林大学调研
6.吉大校友李树辉获上海市“杨浦好儿女”称号
7.吉林大学6位教师获立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8.吉大学子在首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中获特等奖
9.首届“高清海学术基金”颁奖典礼和高清海先生去世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举行
10.“中国女性宫颈健康促进计划”专题讲座在吉林大学举办
11.原创音乐舞台剧《医路如歌》在吉林大学上演
12.吉林大学召开年第二十一次校长办公会议
13.吉林大学参加世界大学校长论坛
14.四川省政协常委、教育委员会主任朱世宏一行来吉林大学访问
15.“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宣讲团赴兄弟高校宣讲产生强烈反响
16.第二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长春专场招聘会在吉林大学举行
17.吉林大学召开主题教育指导工作推进会
1.“书记面对面”第九期:吉林大学召开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青马教师座谈会
按照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10月18日,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吉林大学第九期“书记面对面”活动在中心校区鼎新楼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杨振斌、副书记冯正玉与级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代表以及青年教师代表就青马工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畅谈交流并征求意见和建议。党委办公室、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后勤服务集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团委负责同志从改革历程、培养模式、培训体系、理论课程和实践育人等方面汇报了学校青马工程工作情况,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设想:一是扩大培训对象范围,延长培训周期,丰富培训内容;二是将青马工程的理论学习部分纳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双学位培养;三是继续采取导师制、小班制的培养模式。
青马工程学员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代表交流了心得体会。行政学院朱鸿讲述了自己暑假期间在井冈山学习实践中着军装负重前行、在革命老区人民家中走访调查的经历,他表示理论学习是青马工程的主旋律,今后必将见贤思齐,继续读原文、学原理,坚定信仰,不断前进。植物科学学院张小乙等学生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将不忘井冈山精神的革命初心,继续探寻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接受精神洗礼,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位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分享了作为青马班导师的切身体会并对青马工程发展提出建议。石瑛表示,学校团委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合作创新为学生成长奠定了思想基础,青马工程会继续通过品读经典、学术讲座为学生理论筑基,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远大目标,做到信仰铸魂。郝玲玲表示,教师应通过思维创新实现思政课创新,以角度决定观点、以高度决定视野、以深度揭示本质、以尺度把握人生,让学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杨振斌在总结讲话中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一一回应,他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首届本科生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对教师的培育和付出表示感谢,并就青马工程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和青马班学员的成长中总结经验,向全校辐射,在全校师生中坚持正确方向,引领向上氛围;二是青年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亲身参与教学指导,以学识教育学生,并从中得到锻炼,教学相长;三是青马班要与思源班互相学习借鉴,根据不同班级特色进行改革创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更多实践。杨振斌通过讲述曾志、段德昌、谷文昌等革命前辈事迹和奋斗精神,阐释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意义。他鼓励同学们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奋斗精神: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到实事求是;严于律己,不断修身;养成良好习惯,做事锲而不舍,做生活的有心人。
2.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一行来吉林大学调研
10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一行来吉林大学调研并同有关专家进行座谈。吉林大学副校长蔡立东,社会科学处、文学院、考古学院、东北亚研究院等单位负责同志以及相关学者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蔡立东主持。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张希校长对中国历史研究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中国历史研究院对吉林大学长期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在日后的工作中加强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将吉林大学打造成为东北亚历史问题研究的重镇。
座谈会上,文学院、考古学院、东北亚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和专家汇报了各自学科的建设进展情况。与会专家就东北边疆问题研究、东北亚历史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高翔简要介绍了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和近期工作重点,对吉林大学的史学学科研究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自己和吉林大学有着深厚的感情,吉林大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源远流长,希望吉林大学历史学和考古学发挥自己的综合优势,打破学科壁垒,结合地方特色,积极推动历史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史学功能,中国历史研究院将为吉林大学的学术研究发展提供大力支持。
蔡立东向高翔长期以来对吉林大学的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吉林大学的基本情况,简要叙述了学校历史学以及考古学的历史沿革。他表示,学校将地处东北作为深刻思考、沉静追问的科学优势,并将在未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吉大智慧”。
据悉,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于年1月,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准成立的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层面史学研究机构,研究院主要职责是统筹指导全国历史研究工作,整合资源和力量制定新时代中国历史研究规划,组织实施国家重大项目,讲好中国历史、传播中国文化,建设成为全国中国历史综合研究中心、中国历史研究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世界上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历史研究机构。
3.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吉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0月21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吉林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拉萨市举行。西藏自治区政府党组成员、副主席石谋军,政府副秘书长马立柱,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周韬,教育厅厅长尼玛次仁、西藏大学校长纪建洲等,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副校长王玉柱、校友总会副理事长韩晓峰等同志参加了签约仪式。马立柱主持签约仪式和座谈会。
会议期间,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齐扎拉会见了杨振斌一行。齐扎拉向杨振斌亲自带队来到高原推动深化双方交流合作表示感谢,对吉林大学积极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给予高度评价。
签约仪式上,杨振斌在致辞中对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吉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表示热烈祝贺,对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多年来对学校发展给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