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初冬,天气渐寒,首府大雾天气也会逐渐增加,大部分老年人在这时免疫力减弱,一些人还会生病,出现咳嗽症状。
据悉,医院的呼吸内科就诊的患者中,约95%是因咳嗽而来,在普通内科就诊的患者中,50%的人有咳嗽的症状。
有的人咳痰,有的人干咳,有的人咳嗽反反复复常年不愈。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大多数人随便吃点药就应付了事。
但市场上的咳嗽药品种、功能繁多,清热、祛寒、化痰、润燥等各种功效的药品你真的吃对了吗?
今日医话,本医院呼吸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杨惠琴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说如何通过咳嗽病因,咳嗽声音、时间、痰量以及病势来分辨咳嗽类型,以便大家合理服药。
咳嗽分急性与慢性杨惠琴说,咳嗽根据时间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以及慢性咳嗽。
急性咳嗽病程小于3周,主要原因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变异性鼻炎引起的刺激性咳嗽;
亚急性咳嗽病程在3到7周之内,表现为在这期间内有感冒病史,有鼻塞、流涕、喷嚏症状,急性呼吸道感染后,感染本身急性期消失,但咳嗽仍然迁延不愈,咳嗽持续3周以上,但不足8周。临床表现有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胸片检查可无异常,通常能自行缓解,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慢性咳嗽的病程大于8周以上,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
从中医上说,咳嗽按照性质分为干咳和湿咳,每天痰量大于10ml即为湿咳。咳嗽看似是小症状,却不可忽视,更不能乱用药。
急咳早期别用川贝枇杷膏风寒咳嗽一般会喉咙发痒,痰稀色白,或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这时应当选择疏风散寒的药物。
风热咳嗽一般比较剧烈,咳声嘶哑,咽喉肿痛,痰黏发黄,或伴有流黄涕、口渴、头痛等症状,这时应选择疏风清热的药物。
风寒咳嗽一般会喉咙发痒,痰稀色白,或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这时应当选择疏风散寒的药物。
她说,有些感冒严重的患者,刚开始有鼻塞、流涕,还伴有咳嗽症状,“这时就要分清是风寒、风热还是风燥,才好辩证治疗”。
若咯痰症状严重甚至痰中带,则要及时就医。
提醒
不论是风寒还是风热引起的急性咳嗽,不要一咳就买止咳的药,也不要在早期服用蜜炼川贝枇杷膏、养阴清肺丸等养阴敛肺收涩的中药,因为对于外感的急性咳嗽来说,咳嗽本身就是驱散外邪的过程,如果早期使用收涩药止咳,虽然咳嗽可以很快缓解,但外邪却留在了体内,使感冒病程延长或可能演变成其他慢性疾病。
另外,急性咳嗽有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征象,如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不全、肺炎、肺栓塞及异物吸入等。需就医查明病因,进行治疗。她说,还有一些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如带“普利”字样的药,也会引起刺激性咳嗽,表现为一躺下就咳嗽,这时如果患者服用这类药物,建议停止使用。
夜间咳嗽原因多杨惠琴说,咳嗽患者的声音、痰液以及咳嗽时间不同,治疗用药也不同。
痰常与咳嗽并见,白痰属寒,黄痰属热。
咳嗽者若少痰或无痰,多属燥热、阴虚,痰多者且吃饭口味重,舌苔比较腻,常属痰湿、痰热或虚寒。
如果病人咳嗽声音洪亮,气息粗,频频发作可能是风热咳嗽;如果患者咳声重浊,其音不扬,一般是风寒咳嗽或痰湿咳嗽。如果咳嗽声音嘶哑,且咽喉部感觉发紧,可能是急性咽炎或喉炎,要注意会咽部是否水肿的可能性。
咳嗽时间咳嗽的时间也能帮助患者判断咳嗽的证型。一般来说,引起夜间咳嗽的有咳嗽变异性哮喘,这类患者通常有鼻炎病史,闻到刺激性气味就会咳嗽,检查胸片没有问题,但肺功能检测发现有问题。还有一种是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表现为夜间咳嗽,有些患者饭后还会出现咳嗽、反酸、嗳气、打饱嗝的情况。另外,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后滴漏综合征)也表现为夜间咳嗽。这些需要重视,医院进行治疗。
早上咳嗽加剧的多是痰湿或阳气不足的情况,午后咳嗽加剧的多辨证为肺燥阴虚。对于肺燥阴虚的病人,这时可以多吃一些白颜色食物如银耳莲子羹、银耳莲子百合粥、梨子等,黑颜色的食物如木耳等,起到清肺润肺的作用。
预防咳嗽开窗通风
气温下降后,不少人家关门闭窗,以保持室内温度。由于室内环境的相对封闭,日常生活中会不断地积累和再生大量的病菌、导致疾病的传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产生哮喘及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早晚外出戴口罩
减少出入公共场所的次数,不与感冒病人接触;
经常清洗鼻腔,生理盐水漱口;
口罩可以起到一定防范作用。
注意饮食清淡,营养均衡饮食上要以护阴防燥、滋肾润肺为主,适当的多饮些开水,还应多吃些绿叶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