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血压多高要吃药什么时候能停药

时间:2017-2-24 18:11:06 来源:心功能不全

一个人得了高血压,需不需要吃药,吃什么药,一般是由医生来判断的。跟高血压的危险等级有关系,不仅仅要看血压值。

可以简单介绍一下。

血压不同,危险程度不同

根据血压值,我们把血压分成3级:

轻度(1级高血压)收缩压~mmHg或者舒张压90~99mmHg;

中度(2级高血压)收缩压~mmHg或者舒张压~mmHg;

重度(3级高血压)收缩压超过mmHg或者舒张压超过mmHg。

如果您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位于不同的等级内,要以较高的等级为标准。

例如一个患者的血压是/mmHg,收缩压在1级,但是舒张压位于2级,这样的患者属于2级高血压。

多种因素决定危险程度

判断高血压是否危险,除了要看血压之外,还要看是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危险因素:年龄>55岁(男)或者>65岁(女)、吸烟、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缺少体力活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或斑块、肾功能异常等;

与高血压相关的疾病:脑血管病、心血管病、肾脏疾病、周围血管疾病、视网病变、糖尿病。

所以,临床医生在诊断高血压的时候,并不是只测量血压,同时还要检查有没有危险因素、器官损害、疾病等,结合患者的血压值综合判断危险程度。

吃不吃药,和危险程度相关

一般来说,只要出现器官损害或者高血压相关的疾病,就是高危,表示这个患者发生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很大,需要降压治疗。

对于高血压分级是1级,没有上面说的危险因素、器官损害,也没有相关疾病,或者只有1~2个危险因素的,可以先不用药物治疗,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但生活方式调整没有效果时,还是需要药物治疗。

再次提醒大家:上面列出的标准,并不是绝对的。一个人血压的危险程度,是由医生来判断的,要不要吃药,也是由医生来决定。

大家千万不要自行对号入座、自诊自治,以免耽误治疗。

血压、各种危险因素的不同,也决定了降压药的选择不同。

什么时候可以停药?

这个问题不能一刀切来回答,要看血压的水平,还有血压达标的时间。

如果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一般是/90mmHg以下)达半年以上,而且能继续坚持目前的生活方式,可以试着减少降压药的剂量。

如果血压没有达标,或者时高时低,一定要继续坚持吃药。

降压是场持久战

血压的控制是一场持久战,为了健康,下面几个问题一定要注意:

1.不要吃吃停停

想停药绝对不能心急,越断断续续的吃药,血压控制会越难,停药或者减量就遥遥无期。

而且,用药不规律带来的血压波动,还会增加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不要过度运动

很多患者觉得自己吃了药,血压还是控制不好,一定是运动还不够。加强运动量,有些还开始节食、不吃肉,以期这样把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但过度了就不好。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中,遗传也占了一部分。对于有些人,坚持锻炼、健康饮食就是控制不了血压,需要药物帮助。

过度的「健康」往往坚持不久,不能过分「委屈」自己,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长期坚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基础上用药物来调整血压。

3.不要迷信自然疗法

有不少机构、商家会宣传各种替代疗法,比如通过各种途径调理身体,达到一种所谓「平衡」,不吃药就「根治」高血压。

的确一些轻度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运动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但如果饮食、运动没有效果,或者血压中、重度升高,最有效的、最安全的方法,还是用药控制血压。

降压药并不会让人上瘾,相对于副作用来说,它们保护心脏、肾脏的益处更加明显。

药物是用来帮助您的,不是用来「治」您的,合理用药,绝对是利大于弊。

常用的降压药有哪些?

现在常用的降压药大概有5大类,还有一些是有多种有效成分的复合制剂。今天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大家对自己服用的药物有一些了解。

利尿剂

这是一类经典的降压药,适用于高盐饮食、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和下肢水肿的患者,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

常用药物

常用于控制血压的是噻嗪类利尿药,如吲达帕胺、氢氯噻嗪。

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6.25~25毫克)对代谢影响很小,与其他降压药(尤其ACEI或ARB)合用可显著增加后者的降压作用。

不良反应

噻嗪类利尿剂的不良反应是低血钾和高尿酸。出现乏力、腹胀、心慌。为了避免不良反应,一般这类药物常用较小剂量。

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必要时可使用钾含量较高的低钠盐来代替普通食盐,还可以多吃香蕉、柑橘、绿叶蔬菜等含钾较丰富的食物。

痛风病人不推荐使用噻嗪类利尿药。

保钾利尿剂

保钾利尿剂如阿米洛利、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等,有时也可用于控制血压。在利钠排水的同时不增加钾的排出,在与其他具有保钾作用的降压药如ACEI或ARB合用时需注意发生高钾血症的危险。

螺内酯长期应用有可能导致男性乳房发育等不良反应。

钙拮抗剂

钙拮抗剂,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降压药。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或斑块稳定型心绞痛、脑卒中后以及周围血管病的患者。

常用药物

常用的长效钙拮抗剂有:硝苯地平控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III、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

中效钙拮抗剂:一般2次/天,早晚服用,常用的有尼群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I、II);

短效钙拮抗剂:一般2~3次/天,比如硝苯地平。

以上所提到的药物都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基本上可以用于所有的高血压患者。

不良反应

个别患者会出现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水肿、心慌等不良反应。下肢水肿患者,联合应用小剂量利尿剂或ACEI/ARB类药物,可以减轻下肢水肿。

极少数患者会出现牙龈增生。

短效制剂,如硝苯地平,可引起心动过速,所以一般选择中长效制剂。

心力衰竭、基础心率较快的患者或合并心房颤动或其他类型心律失常的患者,最好不要单独使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其他

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主要包括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两类,也可用于降压,只是应用不那么广泛。副作用主要是这两类药物可能会影响心脏的功能,出现心律失常等。

所以有心脏传导功能异常和心力衰竭的患者,不能使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用这类药物的前,要进行心电图检查,用药2~6周应该再复查心电图。

ACEI和ARB

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适用于伴有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严重肾功能不全除外)、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伴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的预防、肥胖以及脑卒中的患者。

常用药物

长效药物有贝那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和咪达普利等;

中效药物主要有依那普利;

短效药物主要有卡托普利,多在血压增高时,为了较快降低血压应用,如果长期服用,一般需2~3次/天。

不良反应

这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干咳,一般不是很严重,如果耐受不了,可以换药。一般换药之后,干咳会消失。

个别人,特别是老年人第一次服用这类药时,剂量过大可能会出现低血压,所以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根据降压效果,逐渐调整药量。

极个别过敏体质的患者服用后,会出现嘴肿、喉咙发紧(血管性水肿)等,这比较严重的过敏反应,医院救治,使用抗过敏药。

妊娠、有高血钾,或双肾动脉狭窄以及既往患有血管性水肿的高血压患者,禁用这类药物,其他患者应用时需要定期复查血钾、肌酐。

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与ACEI类作用及适用人群大致相同,尤其适用于用ACEI类药物干咳明显的患者。

常用的药物: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以及奥美沙坦。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量,来达到降压及心脏保护作用,比较适合中青年、心率偏快的患者,对伴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更为适用。

常用药物

长效药物: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缓释片,一般1次/天。

中短效药物:美托洛尔普通片、卡维地洛、阿罗洛尔、阿替洛尔等。

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疲乏、四肢感觉冷、心动过缓等。

需要注意,如果服药过程中出现心动过缓,不能突然停药,停药后会出现心率明显增快(反跳现象),患者会出现心慌;如果既往有冠心病,突然停药会诱发心绞痛发作。如果有不适,要缓慢、逐渐减少药物剂量,再停药。

有糖尿病、高血脂等糖脂代谢异常的患者一般不首选β受体阻滞剂,必要时可选用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

哮喘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β受体阻滞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率小于60次/分者慎用。

联合用药

当一种药物降压效果不佳时,可以采用多种药物联合用药的做法,

医生一般会优先使用两种药物联合方案,比如:

钙拮抗剂+ACEI或ARB

ACEI或ARB+利尿剂

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

钙拮抗剂+利尿剂

如果控制不佳,可以采用三种药物联合:如钙拮抗剂+ACEI或ARB+利尿剂。

固定配比复方制剂

就是一种药里面有多种有效成分,这也是联合用药的一种方式,通常由不同作用机制的两种小剂量降压药组成,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服用更加方便。

新型的这种制剂主要有:

ACEI+噻嗪类利尿剂;

ARB+噻嗪类利尿剂,如缬沙坦+氢氯噻嗪;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ARB,如缬沙坦+氨氯地平片;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

噻嗪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

上面介绍的这些降压药和用药方案,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不合适,对于患者来说,既能有效降压,又能保护心脑肺肾等器官,就是合适的药物。









































北京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
北京那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zo.com/jbby/12104.html
热点排行
导致心肌梗塞的原因有

导致心肌梗塞的原因有哪些?心肌梗塞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心肌梗塞需要注意哪些

心肌梗塞需要注意哪些呢?导致心肌梗塞的原因有很多,且比较常见……【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导致心肌梗塞的原因有

导致心肌梗塞的原因有哪些?心肌梗塞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