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道疾病防控=健康是猪场盈利基础=
一、猪气喘病
一、猪气喘病
猪气喘病或猪喘气病,又称猪肺炎支原体性,是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发病无品种、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全年均可以发生,在寒冷、多雨、潮湿或气候骤变时较为多见。饲料质量差,猪舍拥挤、潮湿、通风不良是其主要诱因。单独感染时死亡率不高,可猪群一旦传入后,如不采取严密措施则很难彻底清除。
1、病理:
猪肺炎气原体是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3种主要病原体之一(另两种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流感病毒),在猪患呼吸道疾病的病例中检出率约为19%。
2、临床症状:
主要是咳嗽和气喘,病理变化部位主要位于胸腔内,肺脏是病变的主要器官。急性病例以肺水肿和肺气肿为主,亚急性和慢性病例见肺部“虾肉样实变”。发病猪的生长速度缓慢,饲料利用率低,育肥饲养期延长。
3、防治:
a、根据本病传播特点,预防接种,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的抗病力,是预防本病的重要
措施。
b、由于肺炎支原体可以改变表面抗原而造成免疫逃逸,导致免疫力减弱,因此猪场需配合
药物防治,一个疗程一般3-5天,特别是怀孕母猪拌料净化,其所产仔猪单独饲养,不留种用,条件具备的猪场实行早期隔离断奶,尽可能减少母猪和仔猪的接触时间。
c、药物预防和净化:
生产母猪:利高霉素克+特效咳喘康g,拌料1吨,于产前、产后各一周拌料喂饲。
保育猪:转群阶段猪康克+甘草颗粒克+仔猪健克拌料公斤连喂15天。
后备猪:母猪健克+利高霉素克+黄连解毒散克,每月喂饲一周,直至配种。
育肥猪:于13、18周龄分别预防给药1周。
d、发病猪治疗方案:利高霉素+喘敌注射液(0.2毫升/公斤体重),肌肉注射。
出现继发感染时配合三疫肽肌注,猪康(克拌料公斤连用1周)。
二、猪肺疫
二、猪肺疫
猪肺疫是由多种杀伤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风”,“肿脖瘟”。本病发病无年龄、季节差异,在寒冷、闷热、气候剧变、潮湿、拥挤、通风不良、营养缺乏、疲劳、长途运输等不良条件下易诱发此病。
1、病理:
最急性型:全身粘膜、浆膜和皮下组织有出血点,尤以喉头及其周围组织的出血性水肿为特征。切开颈部皮肤,有大量胶胨样淡黄或灰青色纤维素性浆液。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心外膜及心包膜上有出血点。肺急性水肿。脾有出血但不肿大。皮肤有出血斑。胃肠粘膜出血性炎症。
急性型:除了全身粘膜、实质器官、淋巴结的出血性病变外,特征性的病变是纤维素性肺炎,有不同程度肝变区。胸膜与肺粘连,肺切面呈大理石纹,胸腔、心包积液,气管、支气管粘膜发炎有泡沫状粘液。
慢性型:肺肝变区扩大,有灰黄色或灰色坏死,内有干酪样物质,有的形成空洞,高度消瘦,贫血,皮下组织见有坏死灶。
2、临床症状:
潜伏期1-5天。最急性型:未出现任何症状,突然发病,迅速死亡。病程稍长,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废绝,全身衰弱,卧地不起,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口鼻流出泡沫,病程1—2日,死亡率%。急性型(胸膜肺炎型):体温40—41℃,痉挛性干咳,排出痰液呈粘液性或脓性,呼吸困难,后成湿、痛咳,胸部疼痛,呈犬坐、犬卧,初便秘,后腹泻,在皮肤上可见淤血性出血斑。慢性型: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鼻流少量粘液,有时出现关节肿胀,消瘦,腹泻,经2周以上衰竭死亡,病死率60—70%。
3、防治:
a、根据本病传播特点,预防接种,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的抗病力,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1)预防免疫:每年春秋两季定期用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或猪肺疫口服弱毒菌苗进行两次免疫接种。也可选用猪丹毒、猪肺疫氢氧化铝二联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弱毒三联苗。接种疫苗前几天和后7天内,禁用抗菌药物。
(2)药物预防:对常发病猪场,要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猪康)进行预防。
b、发生本病时,应将病猪隔离、封锁、严密消毒。同栏的猪,用血清或用疫苗紧急预防。对散发病猪应隔离治疗,消毒猪舍。治疗可采用以下药:
(1)青霉素80—万肌注,同时用10%磺胺嘧啶10—20毫升加注射用水5—10毫升肌注,12小时一次,连用3天。
(2)45千克以上猪用氯霉素2毫克、链霉素毫克、10%氨基比林20毫升肌注,6小时1次,连用2次。
(3)庆大霉素1—2毫克/千克体重、四环素7—15毫克/千克体重,每日2次,直到体温下降为止。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是猪的一种重要呼吸道疾病,各种年龄的猪都对本病易感,最常发生于育成猪和成年猪(出栏猪)。
1、病理:
主要病变存在于肺和呼吸道内,肺呈紫红色,肺炎多是双侧性的,并多在肺的心叶、尖叶和隔叶出现病灶,其与正常组织界线分明。最急性死亡的病猪气管、支气管中充满泡沫状、血性粘液及粘膜渗出物,无纤维素性胸膜炎出现。发病24小时以上的病猪。肺炎区出现纤维素性物质附于表面,肺出血、间质增宽、有肝变。气管、支气管中充满泡沫状、血性粘液及粘膜渗出物,喉头充满血性液体,肺门淋巴结显著肿大。随着病程的发展,纤维素性胸膜炎蔓延至整个肺脏,使肺和胸膜粘连。常伴发心包炎,肝、脾肿大,色变暗。病程较长的慢性病例,可见硬实肺炎区,病灶硬化或坏死。发病的后期,病猪的鼻、耳、眼及后躯皮肤出现发绀,呈紫斑。
2、临床症状:
同一猪群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猪。最急性:病猪体温升高至41~42℃,心率增
加,精神沉郁,废食,出现短期的腹泻和呕吐症状,早期病猪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后期心衰,鼻、耳、眼及后躯皮肤发绀,晚期呼吸极度困难,常呆立或呈犬坐式,张口伸舌,咳喘,并有腹式呼吸。临死前体温下降,严重者从口鼻流出泡沫血性分泌物。病猪于出现临诊症状后24~36h内死亡。有的病例见不到任何临诊症状而突然死亡。此型的病死率高达80%~%。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达40.5~41℃,严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心衰,皮肤发红,精神沉郁。如不及时治疗,1-2天内窒息死亡。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多于急性期后期出现。病猪轻度发热或不发热,体温在39.5~40℃之间,有不同程度的自发性或间歇性咳嗽,食欲不振,病程几天至1周不等,或治愈或当有应激条件出现时,症状加重,猪全身肌肉苍白,心跳加快而突然死亡。
3、防治:
a、由于本病有许多血清型,免疫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的抗
病力,做好药物预防(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磺胺类药物或泰妙菌素、泰乐菌素、新霉素、林肯霉素和壮观霉素等抗生素,可控制猪群发病),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b、实践中选用赛利高、爱喘宁、氟奇、氟甲砜霉素肌肉注射或胸腔注射,连用
3天以上。饲料中拌替米考星、强力霉素、氟甲砜霉素或北里霉素,连续用药5~7天,有较好的疗效。猪群发病时,应以解除呼吸困难和抗菌为原则进行治疗,并要使用足够剂量的抗生素和保持足够长的疗程。本病早期治疗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而选择抗菌药物。一般可用青霉素、新霉素、四环素、泰妙菌素、泰乐菌素、磺胺类等。对发病猪采用注射效果较好,对发病猪群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大剂量的抗生素有利于控制病情,每吨饲料添加土霉素g,连用3~5天,或每吨饲料用利高霉素(林肯霉素+壮观霉素)~g,连用5~7天,或用康猪(每吨饲料~g)4-磺胺嘧啶(每吨饲料1OOOg),连用1周,可防止新的病例出现。抗生素虽可降低死亡率,但经治疗的病猪常仍为带菌者。药物治疗对慢性型病猪效果不理想。
更多猪病诊断治疗信息请濂充汉涓轰粈涔堣鍋氱泦鑵旀姢鐞?閲戦洉妯″瀷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