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72326.html
今天,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分级诊疗的顶层设计终于揭开面纱。(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文件全文)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分诊诊疗体系本质上是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调整和重构,因此,对于任何一位医护人员而言,都会关系到切身的利益。高大上的意义咱们就不提了,下面就用几句话,说说这个政策到底会给医生护士带来哪些改变?
1.医院明确定位,医生搞清角色。
在分级诊疗制度设计里,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进行了明确。医院治疗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基层机构负责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
如果这个政策得到落实,对于医护人员绝对是个好消息,以医院医生每天忙于各种小病,基层医生无所事事,医疗资源错位浪费的局面,实际上也能保障患者能够得到最有效的医疗服务。
2.基层全科医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全科医生被定义为居民健康“守门人”,因此此次新政专门强调要建立全科医生激励机制,在绩效工资分配、岗位设置、教育培训等方面向全科医生倾斜。
为了让基层医生能够更大的发挥作用,政策中还提到,要建立基层签约服务制度。通过政策引导,推进居民或家庭自愿与签约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签约医医院医师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组成。签约服务以老年人、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为重点人群,逐步扩展到普通人群。签约服务费用主要由医保基金、签约居民付费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渠道解决。此外,探索提供差异性服务、分类签约、有偿签约等多种签约服务形式,满足居民多层次服务需求。慢性病患者可以由签约医生开具慢性病长期药品处方,探索多种形式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此外,新政还规定,通过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强费用控制等手段,医院向下转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主动承担疑难复杂疾病患者诊疗服务。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向签约服务的医务人员倾斜。
如果想成为基层的全科医生,目前的渠道还是非常多元的,包括基层在岗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生定向培养、提升基层在岗医师学历层次,但以后会逐步向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过渡。
而在成为合格的基层医生之后,选择也越来越多,比如基层签约服务制度,就不一定非得在政府办的基层机构工作,个体诊所今后也可以开展。
3.大医院医生下基层将成常态。
医院医生下基层等同于扶贫济困了,因为今后,这将可能是一种常态化的工作模式。新政双管齐下,一方面要求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医师多点执业等方式,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或者定期出诊、巡诊,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同时要求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药品品种和数量,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衔接,满足患者需求。
4.医生办个体诊所更容易了。
这一点被视作此次新政的亮点:大力推进社会办医,简化个体行医准入审批程序,鼓励符合条件的医师开办个体诊所,就地就近为基层群众服务。
此外,新政还医院现有的检查检验、消毒供应中心等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开放。探索设置独立的区域医学检验机构、病理诊断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消毒供应机构和血液净化机构,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推进同级医疗机构间以及医疗机构与独立检查检验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这一点不仅方便了患者,改善了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高了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对于个体诊所和期望自由执业的医生,更是利好消息。
5.基层医生和移动互联网将结合的更加紧密。
新政要求,加快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建设,建立区域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以及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确保转诊信息畅通。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鼓励二、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图诊断、远程培训等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有效模式。促进跨地域、跨机构就诊信息共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
有医生说了,说了这些,似乎看不太懂,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举个例子来说,新政要求,年,分级诊疗试点将以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为突破口,重点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探索结核病等慢性传染病分级诊疗和患者综合管理服务模式。而高血压、糖尿病以及结核病的管理上,移动互联网都有擅长之处,都可以成为医生有效的工具。
换个角度看,结合医保改革,移动医疗很可能在基层取得真正的突破,和医生、患者一起获得共赢。
最后,我们来看看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考核评价标准,满满的都是数字,同样也都是医务人员未来更好服务患者的机会。
到年,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应当达到以下标准: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
二、试点地区30万以上人口的县至少拥有医院和医院,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三、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1名以上全科医生,城市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30%;
四、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70%;
五、远程医疗服务覆盖试点地区50%以上的县(市、区);
六、整合现有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完善分级诊疗信息管理功能,基本覆盖全部二、医院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七、由二、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疗机构转诊的人数年增长率在10%以上;
八、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与二、医院建立稳定的技术帮扶和分工协作关系;
九、试点地区城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达到40%以上;
十、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占同类机构之比分别达到%、%、85%、7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诊疗总量比例≥30%。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更详细、更权威的报道,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