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CIHFC)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年会上,来自南京医院、医院的黄峻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慢性心力衰竭管理——预防为主”的精彩报告。
心力衰竭预防的意义★心力衰竭:CVD领域尚未被攻克的“堡垒”
★心衰是我国面临的社会和公共卫生的巨大挑战
★心力衰竭生存率低于多种癌症
★心衰患者住院支出远超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早期预防和早期干预★心力衰竭的管理—早期干预,最终获益
★年ACC/AHA心衰指南:
心衰各阶段处理原则
★美国ACCF/AHA新指南()修改心衰的阶段划分,强调预防
★45岁以上人群一半是AB階段患者
★AB期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CD期
例来自明尼苏达州的居民,年龄≥45岁,共随访患者年,中位随访5.5年
★大样本社区人群调查结果
明尼苏达社区人群调查:阶段A/B死亡率显著低于C/D期
★心力衰竭分期的临床意义—体现了重在预防的理念
从治疗心衰患者,转向早期、多重干预心衰危险因素,预防心衰
心衰常见病因的干预★弗明翰研究20随访结果:心衰发生的归因风险
★从高血压→心衰:
一个长期、持续、不可逆转过程
★有效的降压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衰风险
★高血压合并心衰降压有益的证据
临床试验表明,降压治疗减少超过50%的心衰(美国JNC-7报告),SBP每降低10mmHg,心衰风险显著降低28%。晚近的研究证实,强化降压(SBPmmHg)可以使显著降低心衰发生38%。
高血压合并左心肥厚和心功能不全但尚末出现心衰的患者,可先将血压降至</90mmHg,如能良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至≤/80mmHg,有利于预防发生心衰
★从高血压到心衰——心衰的预防策略
积极控制血压水平
第一步≤/90mmHg
第二步≤/80mmHg)
能显著降低心衰的病死率,改善预后
RAAS阻滞剂(ACEI/ARB)、β阻滞剂既可降压达标,又可阻断心肌重构的基本机制,预防心衰发生
利尿剂降压达标预防心衰
★冠心病降压治疗的目标水平
综合现有证据,推荐降压目标为/90mmHg
高龄、存在冠脉严重狭窄病变以及DBP过低(60mmHg),血压不宜过低
β受体阻滞剂、二氢吡啶类CCB,以及RAAS阻滞剂应作为首选。
★冠心病预防发生心衰措施的推荐
心衰危险因素的干预★从“冠心病事件链”到“心血管事件链”
年到年
年,哈佛医学院BraunwaldE和DzauV首次提出冠心病事件链概念
年底DzauV将上述概念扩展为包括心脏、肾脏、脑血管、外周血管病变等在内的心血管事件链;包括心血管起始端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然后是靶器官损害;临床疾病和事件;终末期事件和死亡等四个阶段。
★年原作者再次更新“心血管事件链”概念
强调了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临床意义
★代谢异常如肥胖,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血糖异常
是心血管事件链起始端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我国潜在的心衰人群数量庞大
高血压:根据年年国家十二五调查(阶段数据),高血压患病率为27..2%,患者人数约为2.9亿
糖尿病:根据~年在中国14个省市≥20岁的名成人中进行的糖尿病患病率调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患者人数约为1.14亿
心肌梗死:万,每年至少新发50万
慢性肾脏疾病:我国成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据此估计我国现有成年慢性肾脏病患者1.2亿
小结心力衰竭仍是心血管病中的恶性疾病,尚无法使其逆转,重在预防
心衰应早期预防,即对阶段A和B患者采用早期干预方法,防止出现心衰症状体征
要积极控制和治疗心衰常见病因,如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预防发生心衰
心血管危险因素也是心衰危险因素,均应积极干预
专家简介
黄峻教授
医院
(既南京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力衰竭专业组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分会名誉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专家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美国心脏学院和欧洲心脏学会专家会员(FACC,FESC)
主持了我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年)、“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应用的专家共识”(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年)和“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年)的编写工作。
撰写了《现代循证心脏病学》、《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等专著,并主编了《心脑血管疾病大型临床试验》、《心血管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内科查房手册》、《临床心血管病学》、《今日临床》系列丛书、《实用临床心血管病学》等20多部。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各类疑难危重心脏疾病的诊治,是国内心力衰竭、高血压专业学术带头人。
↓↓↓↓↓点下方“阅读原文”北京治疗白癜风的皮肤病医院是哪家怎样控制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