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气温骤降以来,到医院急诊就诊的突发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急剧增多,比平时增加三分之一以上。冬季心血管疾病发作几率提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寒冷刺激、感冒、疲劳和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寒冷冬季,怎样保护脆弱的心血管?
心血管病患者在冬季以保暖为先
冬季是各种“心脏事件”的高发期,与夏季相比,冬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出50%,寒冷地区温度每降低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就增加1%。尤其是在冷空气过境或大风降温时,更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急速攀升。我国北部地区受寒冷气候、饮食特点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已上升为居民的首位死因。
不少心脏病患者为增强自身抵抗力,在天冷的时候坚持出门晨练或用冷水洗脸。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却事与愿违,反而给健康状况带来很大隐患。因为睡眠时人体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晨起突然大幅度运动,神经系统兴奋性突然增高,身体没有充足的适应时间,加之室内外温差较大,这种寒冷刺激可使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心肌耗氧增加,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脏负担加重,甚至出现冠状动脉痉挛,极易诱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如突发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诱发出现心律失常、心脏破裂、心力衰竭、心跳骤停、猝死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