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院心内科包丽雯李勇
年ESC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简称“新指南”)隆重推出,新指南详细描述了近10年来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血压管理、血脂管理、血糖管理及抗栓治疗领域的最新临床研究证据,并以此作为指南更新的依据。新指南从心血管预防和治疗的角度对血压管理、血脂异常管理、血糖管理、抗血小板药物运用给出了基于循证医学的56条推荐。在此,我们对新指南中的2型糖尿病及血糖管理与心血管疾病预防的相关内容做若干简要探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指南原文)
在全球范围内,2型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持续增长的态势,近年来中国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亦呈现相同的趋势。2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超过70%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ASCVD)已经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和生命的最大威胁。实际上,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演进,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健康受损状态更加显著。在中国,超过30%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发临床症状是心血管疾病。因此,必须强调对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糖检查和监测,及早启动进行规范的2型糖尿病筛查,以及时诊断和处理2型糖尿病。
新指南在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ASCVD的方案中,仍然坚持把减重、运动、饮食管理作为最基本管理方案。同时指出血糖水平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即刻危及生命。因此,在生活方式改变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临床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在消除或尽力避免严重低血糖的前提下,安全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绝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降糖目标应当设置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c)7%,对于虚弱等患者可以适当放宽到HbA1c<9%。
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要求HbA1c水平达标控制的理念,来自于UKPDS研究及其随后的ACCORD研究、ADVANCE研究及VADT研究,这些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考察了将HbA1c控制到不同水平(HbA1c<7%,<6.5%,或<6%)时,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不良结局事件及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事件的影响。结果一致显示,强化降低HbA1c水平能够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各种微血管病变事件风险,但令人遗憾的是,心血管不良结局事件风险并未显著降低。同时,过于严格的降糖治疗引起严重的低血糖反应,甚至可能导致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的显著增加。
因此,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高葡萄糖血症的降糖治疗,以HbA1c为指标严格管理血糖水平,对减少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临床症状,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多个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心血管结局临床试验结果均表明,强化降糖治疗或严格控制HbA1c水平并不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ASCVD的风险。这可能是因为血糖升高只是2型糖尿病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本质上,2型糖尿病导致ASCVD的更深刻且更关键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在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反应、血管微炎症反应、细胞内线粒体代谢紊乱、离子通道功能障碍等等,以及其间的复杂交互作用。
年发表的EMPA-REG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