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二孩政策,你生吗

时间:2021-2-2 21:13:03 来源:心功能不全

白癜风什么症状 http://m.39.net/pf/a_4541965.html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实施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那么,该政策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市民怎么看待?生还是不生?高龄产妇在备孕二孩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应该做好哪些心理准备?如何解决好大孩的心理问题?昨日,记者就此进行深入采访调查。

反响篇

应该会再生一个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泉州市民会如何选择?生还是不生?先来听听几位市民的说法。

“总算等到这一天”

讲述人:何先生,39岁,事业单位职员,育有一个5周岁女儿

“总算等到这一天,我们应该会再生一个。”市民何先生夫妇高兴地告诉记者,他们的女儿已经5周岁,在幼儿园上大班。“觉得我女儿平时太孤单了,整天缠着我们要陪她玩,要么叫我们带她去找同学,要么一个人和布娃娃说话。看到别人家里有两个孩子,就羡慕得不得了,追问为什么不帮她再生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何先生说,每次带女儿去找小伙伴玩,女儿都哭着不肯回家,因为在家里“太无聊了”。

女儿对小伙伴的渴望深深触动了何先生夫妇,再加上两人小时候都是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因此他们考虑再生一个孩子和女儿做伴。

“很想生,但不敢冒险了”

讲述人:林女士,41岁,事业单位职员,儿子已读初中

“很想生,但若早两三年放开,一定再生一个,现在身体不允许,不敢冒险了。”市民林女士的回答有些无奈。她告诉记者,前几年她母亲不小心摔断腿,住院时,她医院看护母亲,那时候她就强烈地感觉到兄弟姐妹多的好处,毕竟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当时她就特别想再生一个,可是之前不符合政策,只好作罢。

如今面对这迟来的“福利”,林女士表示自己已41周岁,属于高龄产妇,平时身体也不是特别好,丈夫不想让她冒这个险,两人达成共识,不会再生,好好培养儿子。

“要生,但需要做一番准备”

讲述人:黄女士,30岁,事业单位职员,育有一个1岁儿子

得知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黄女士在激动之余,也认真考虑何时生育二孩问题。因为生完一孩后,她最大的困扰就是没人帮忙照顾儿子。她和丈夫都要上班,婆婆身体不适,她妈妈要照顾孙子,从她休完产假上班后,儿子“居无定所”。

“二孩是要生的,但是谁来照顾孩子,经济条件是否允许,还需要做一番准备。”黄女士表示。

“再苦再累也要生”

讲述人:周女士,33岁,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育有一个3岁女儿

“终于等到政策了!”周女士表示,再苦再累也要再生一个孩子。就算她没有生二孩的意愿,她的爸爸妈妈和公公婆婆也会让她再生一个,“老人家觉得家里人多才热闹!”

周女士说,她有兄弟姐妹,有时看着女儿孤零零地在玩玩具,心里就酸酸的,有心为女儿添一个弟弟或妹妹,却不忍放弃体面的工作。“对我而言,政策出来得不算太晚,我还生得动。”她笑言。

心理篇

夫妇做好准备别忘关爱大孩

生二孩前要经过多方考虑,否则胎儿容易出现多种状况,尤其心理方面的准备不能少。那么,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女方

及时转换角色保持心情舒畅

泉州心怡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国家首批心理督导师徐雪娜表示,首先是女方的心理准备。

不少女性目前已经是七八岁甚至十几岁孩子的母亲,很多已经重返职场并在单位担任相应职务,生二孩就意味着必须将精力更多地放在家庭上,有的甚至不得不面临着事业的中断甚至终止。同时还得再次忍受各种“折磨”,包括妊娠反应、照顾两个孩子的辛苦、睡眠不足,再加上和老公二人世界的减少,以及跟婆婆之间关系的协调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每一个准备生二孩的女性都应该考虑。如果决定生二孩,一定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来迎接这些挑战,平稳好自己的情绪,事先安排好工作、家庭经济事宜等。同时保持心情舒畅,不要将养育孩子当成负担和包袱,而应看成是参与、陪伴一个新生命的成长。

男方

多关心妻子适当调整社交

男方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女方生育过程中,男方势必要承担经济重担。同时,女方备孕和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引发烦躁、焦虑等情绪,做丈夫的就要从各方面多关心妻子,比如主动多分担一些家务,多向妻子表达爱意,多夸妻子的艰辛和不容易,这些充满爱意的表达能抵消妻子一天的劳累。同时营造其乐融融的温馨氛围,对全家人都好。此外,男方也意味着将投入更多精力到家庭中,应提前对自己的工作、社交做出相应调整。

大孩

营造参与感多表达关爱

徐雪娜表示,除了大人要做好心理准备,做好大孩的心理工作也至关重要。她建议,首先可以给大孩营造一种参与感,不要让他(她)感觉被排斥在这件事外,从妈妈怀孕开始,就要告诉大孩,自己即将有新的小伙伴,让他(她)参与进来,一起期待新生命的降临。

爸爸妈妈还应该多找一些机会表达对大孩的爱,不管家庭成员发生怎样的变化,妈妈爸爸的爱是不变的,不能让他(她)觉得有了弟弟或妹妹后,自己受到冷落。徐雪娜建议,可提前给大孩做延迟满足训练,避免溺爱,即让他(她)知道需要等待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即延迟满足),知道有时他的要求会被拒绝,并且从小就学会尊重父母的权利,这样的孩子就会比较容易接受他的弟弟妹妹。还可以多讲讲一些身边好朋友和弟弟妹妹相处的幸福瞬间,激发孩子对弟弟妹妹的期待。

经济篇

培养一个孩子至大学毕业约需40万元

“全面二孩”政策出来后,有些夫妇犹豫生或不生的一大原因是养孩子成本太高,他们的第一个小孩正在读小学或初中,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等占去了至少一个人的工资,再生一个孩子,家庭的开销将成倍增加。

记者采访了有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几位市民,在不考虑通胀以及购买学区房的情况下,以他们目前在孩子身上的花销,大概算了一笔账。

孕期至婴儿阶段:5万元

张女士,30岁,有一个刚满周岁的儿子。她孕前花了产检费元、营养费元、生宝宝元、孕妇装元,总共1万元左右。对她而言,儿子出生后,才真正觉得钱“哗哗”地往外流。起先奶粉每罐元左右,后来查出儿子竟然对牛奶蛋白过敏,经推荐买了氨基酸奶粉,一罐多元,一个月要吃多元,一年就要一两万元,加之尿布、衣服和辅食等费用,一年1万元是必不可少的。她说,孩子周岁后,奶粉吃得比较少了,但是营养素也得跟上,加上买玩具等。“宝宝上幼儿园前,大概要花销5万元吧。”

幼儿阶段:6万元

吴女士,28岁,有一个在私立幼儿园上小班的女儿。每学期学费元,上一兴趣班元,包含饮食、出行和衣服等的生活费,一年约要元,三年幼儿生活至少需要6万元,“公办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学费相差每学期元左右,三年下来,相差1万元左右。”

小学阶段:10万元

陈女士,39岁,有一个上小学的儿子。她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费不贵,但儿子上了三个兴趣班,一年下来得花1万元。此外,儿子在校的生活费一年要元左右。为了让儿子多长见识,周末出游或是一年一次长途旅游也不可少,每年得花1万元左右,所以,六年下来也要12万元。“我们带儿子出游比较多,有的家庭少一点,总的费用六年也要8万元至10万元吧。”

中学阶段:10万元

谢女士,40岁,有一个上初中的儿子。她说,孩子学杂费每年元,生活费和服装费每学期元,辅导班每年1万元左右,“杂七杂八加起来,三年初中生活需要5万元。”

黄女士,44岁,有一个女儿在上高中。她说,孩子每学期学费元,每月在校生活费元,在家各种生活开销每年元,三年下来也得5万元。

大学阶段:10万元

黄先生,48岁,女儿在江苏读大一。他说,女儿每学年学费元,伙食费每个月元,买衣服、买电子产品等各种开销一年需要1万元,加上交通费,四年下来需要10万元左右。

如此算来,在泉州的父母们,从迎接孩子出生,至供其到大学毕业,就得为其花销40万元左右。

生理篇

高龄经产妇要做好身体评估

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李丽春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将带来一大批“70后”高龄经产妇。这些产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李丽春进行分析提醒。

高龄产妇风险多

临床上把年龄超过35岁的产妇归为高龄产妇,23岁—28岁是最佳怀孕年龄。对于年纪偏大的妈妈,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下降,因此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风险。对于孩子来说,宫内发育迟缓和早产的几率增加,胎儿出现畸形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李丽春介绍,泉州每年会出现一两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多是妊娠期并发症,比如说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心脏病等。相对于年纪轻的孕妇,高龄产妇患妊娠期并发症的风险会增加。此外,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新陈代谢下降,高龄经产妇需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zo.com/zyzz/17752.html
热点排行
心肌梗塞的饮食注意事

心肌梗塞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严重危害到患者……【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心肌梗死饮食注意事项

心肌梗死的饮食注意事项包括什么?得了心肌梗死治疗是关键。但是……【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心肌梗塞的饮食注意事

心肌梗塞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严……【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