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癫疯办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0903/4249431.html编者按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发生紊乱,尿酸合成增加或排泄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囊、软骨及其它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它不仅表现为急性发作期的关节炎反应,还是其它系统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的血尿酸增高可引起尿酸结石,尿酸性肾病。也与高血压[1]、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旧[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中嘌呤食物摄入的增多,痛风的复发率和发病率持续升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痛风患者的护理管理尤为重要。现将痛风实施的护理管理综述如下。病因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发病年龄提前,预计在今后10-20年高尿酸血症将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代谢性疾病,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但最终有5%-10%的高尿酸病人发展为痛风[3-4]。在痛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环境和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有资料显示[5]在对例痛风急性发作诱因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高嘌呤饮食、饮酒、受寒、劳累、情绪波动、高脂饮食、外伤及感染等均是其诱发因素,其中最重要的诱因是高嘌呤饮食和饮酒,且存在一定的性别、年龄及尿酸水平差异。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均有家族聚集倾向,据家庭隔离分析(避免饮食以及其他生活习惯的影响),血尿酸水平显示高度遗传性(遗传率39.9%)。在一份关于山东某村镇居民进行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文章显示[6],肥胖及吸烟是女性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腹型肥胖及饮酒是男性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高三酰甘油血症、舒张压升高及海鲜摄入量的增加是男女共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护理01治疗的护理急性发作期的特效药是秋水仙碱,一般服药6~12h后症状减轻,24~48h后,约90%以上的患者都可得到缓解。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厌食、腹胀和水样腹泻,发生率高达40%~75%,还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以及脱发等[7]。另一类是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炎痛喜康,布洛芬等,此类药物由于也抑制胃黏膜的前列腺素合成,因此服用后会出现胃肠道的不良反应,甚至胃穿孔、出血。久服后也会引起肾间质损害,因此应嘱患者要在饭后服药,并加用胃黏膜保护药,如构橼酸铋钾,硫糖铝等。上述治疗无效或不能用上述药物时,可用糖皮质激素,该药的不良反应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血压血糖升高;排尿酸的苯溴马隆的不良反应为:胃肠不适感,恶心、呕吐,胃内饱胀感,腹泻。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双氢克尿噻、速尿[8]。患者服药后需要观察是否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及时反馈给医生,以调整用药剂量必要时停用。由于痛风患者多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等疾病,因此在做好该疾病护理的同时,还应注意心脑血管疾病的护理,针对不同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02疼痛的护理急性关节炎期是痛风的首发症状,常常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因为疼痛而突然惊醒。典型的发作是下肢单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最常见为拇指及第一跖趾关节,其次为踝、腕、膝、指、肘等关节。入夜后疼痛加剧,无法入眠,此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保持功能位。避免受累关节负重,采用支被架防止被褥对关节的压迫,减轻疼痛。但需经常变换体位,以免局部受压,影响血液循环。改变姿势时动作要慢要缓,避免物品碰撞造成疼痛。局部不宜用冷敷、热敷或按摩。如需下床要确保患者安全,给予支撑如拐杖、助行器等。日常用品﹙如水杯、呼叫器﹚要放于患者易取处,减少移动造成的疼痛。疼痛缓解后,患部不要负重,避免病情加重。间歇期痛风应按时服药,合理饮食,尽量穿柔软舒适的鞋袜适当进行活动,避免不动造成肌肉废用性萎缩和关节功能减退。03饮食指导
痛风饮食以低脂、低盐、低糖、低嘌呤为原则,合理的膳食控制能帮助痛风患者减少外源性嘌呤的摄入,还能通过食物中的碱性成分中和尿酸,增加其排泄,减少痛风患者急性症状的发生。因此,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是控制痛风发作的关键。
3.1 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火锅汤及豆制品等。制作肉制品时在烹调方面可先冷冻后再煮沸5min再制成菜品,可以减少嘌呤的含量。
3.2 禁止饮酒乙醇代谢能使血液中的乳酸浓度升高,而乳酸竞争性抑制了肾小管分泌尿酸,降低了尿酸的排泄,而且乙醇能够促进腺嘌呤核苷酸转化,造成尿酸合成增加。同时饮酒时伴随摄入高蛋白食物,油煎炸等富含脂肪的食物,肉制品及荤汤等。这些因素叠加,使痛风患病率显著上升,因此防治痛风限酒或戒酒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3.3 充分饮水充足的液体摄入量有利于尿酸排出,预防尿酸性肾结石。鼓励患者每日饮水量应ml,可饮淡绿茶水、果汁、矿泉水、牛奶、豆浆、白开水、小苏打水。尽量白天多饮,避免晚上集中饮水,以免造成夜尿多,影响睡眠。并注意观察肾功能及心功能,防止饮水过多导致水肿、心功能不全。
3.4 控制体重指数脂肪可促进尿酸潴留,降低尿酸的正常排泄,使血尿酸增高,从而诱发痛风,因此限制脂肪的摄入量,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是防治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重要环节,鼓励患者多做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游泳等。防止剧烈运动,因剧烈运动可使代谢产物乳酸增加[9],影响尿酸排泄,从而引起尿酸血症,因此注意饮食调节,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是防治痛风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3.5心理护理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尚完全根治的方法,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剧烈疼痛,使病人紧张、焦虑或沮丧,而这些负面情绪又会导致痛风急性发作,因此应及时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向病员介绍痛风相关知识,让病员了解疾病,使其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对痛风病人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分析病人存在的痛风饮食治疗的认知误区,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使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大幅提高,认知行为总分和各单项分均提高,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体质量指数得到有效控制[10],痛风复发率20.0%。
结论痛风是一种终生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但是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可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治疗目的在于及时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预防复发,纠正高尿酸血症,防治肾脏结石和痛风肾病[7]。准确及时的治疗与护理痛风急性发作的次数可以减少,间歇时间延长,甚至不发作,即使有急性发作,病情也较轻。痛风是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通过住院期间的精心的护理,让患者掌握疾病发展的诱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运动,控制体重,使血尿酸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减少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樊晓寒,惠汝太.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病[J].临床心血管杂志,.23.
[2]赵淑堂,魏宗德.血尿酸与心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
[3]张蓓,孙玉萍,姚华.hURAT1、SLC2A9、ABCG2与高尿酸血症、痛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J].医学综述,,19(2):-.
[4]钱继宁,晋海江,蔡永兰.痛风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10(3B):-.
[5]李鑫德,苗志敏,刘艳红,等.例痛风急性发作诱因分析[J].山东医药,,52(18):62-64.
[6]王琨,付正菊,刘世国,等.痛风患病状况调查[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46(5):-.
[7]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8]任淑云.痛风患者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3(18):.
[9]林华仙.痛风患者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3(20):-.
[10]刘丹,刘红,蒲佳,等.最新痛风病员的护理进展[J].母婴世界,,19:-.
往期精彩回顾CRRT治疗局部枸橼酸抗凝中的钙管理
RNA结合蛋白HuR与Nox4相互作用作为糖尿病肾病新的治疗靶点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类型选择及护理方法(规范汇总版)
YWHAZ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
浅谈肾脏病正确饮食,赶紧收藏!
—END—我要投稿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