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285550.html对于≥75岁的所谓高龄老人,随着年龄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率大幅上升。高龄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ACS患者最强的死亡预测指标之一。本文总结了高龄ACS患者规范化诊疗要点。
一
早期诊断早期及时诊断是有效降低高龄ACS患者病死率的关键。
高龄ACS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或误诊;及时记录18导联心电图,观察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钙蛋白(cTn)有助于确诊或排除急性心肌梗死(AMI),应定时复查;所有疑似ACS的高龄患者,均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二
病情评估及危险分层高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Killip心功能分级(表1),评价心功能和循环功能状态,进行风险评估并指导救治。表1.killip心功能分级高龄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患者,须按临床表现并计算GRACE评分(表2),进行风险评估,帮助临床选择救治策略。表2.GRACE评分危险分层三
再灌注治疗1.STEMI患者中国急性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将≥75岁列为溶栓的相对禁忌症。高龄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则不建议给予≥80岁的患者溶栓治疗。
在无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条件下,对无严重出血禁忌证的高龄STEMI患者,溶栓仍应慎重,建议首选半量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的TUCC方案或TNK-tPA方案(替奈普酶)。
半量rt-PA的TUCC方案:50mg溶于50ml专用溶剂,首先静脉推注8mg,其余42mg于90分钟内滴完;TNK-tPA方案:30~50mg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推注(如体重<60kg,剂量30mg;体重每增加10kg,剂量增加5mg,最大剂量50mg)。不同溶栓药物的特征见表3。表3.不同溶栓药物特征的比较2.NSTE-ACS患者年ACC/AHA指南,建议应用指南推荐的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早期PCI(<24小时)(IA)。年ESC指南,建议在全面权衡获益和风险、预计生存期、生活质量、合并症、体弱等情况下,如患者合适,应该考虑早期PCI治疗策略(<24小时)(IIaA)。年中国指南,建议可考虑给予血运重建,未推荐治疗时机。真实世界:我国仅23.8%的≥75岁高龄NSTEMI患者接受血运重建,而且与指南不同的是,其中87%的患者选择病情相对稳定后延迟(症状发作后>72小时)或出院前择期冠脉血运重建。延迟策略可显著降低高龄NSTE-ACS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理论上可能更安全。住院期间一旦再发心肌缺血,可随时行急诊PCI,包括转诊。四
药物治疗1.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高龄ACS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是临床标准疗法。急诊PCI患者,均需给予负荷剂量。注意事项:①普拉格雷因高出血风险应禁用;②氯吡格雷抵抗现象;③替格瑞洛:心动过缓事件风险较高的患者(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相关晕厥但未植入起搏器者),及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替格瑞洛时需谨慎。高龄ACS患者如出血风险较高,推荐应用氯吡格雷,而非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急诊PCI成功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高龄ACS患者,术后DAPT持续至少1年,置入裸金属支架(BMS)者至少持续4~5周。对DAPT无禁忌者,可以置入新一代DES。出血高危者可只行经皮冠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恢复血流,而不置入支架,或必需时只置入BMS。有近期活动性出血病史而必需行PCI时(如STEMI),则可行血栓抽吸或单纯PTCA恢复血流即可。也可考虑选择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2.抗凝治疗(1)肝素合并严重肾功能不全的高龄ACS患者在抗凝时应首选普通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时,应根据年龄及肾功能调整剂量;年龄≥75岁,则直接给予0.75mg/k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无论年龄如何,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R过率(/k2),直接给予1mg/kg皮下注射(每日1次)。磺达肝葵钠只用于不行直接PCI的患者,禁用于急诊PCI或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如eGFR<20ml/(min·1.73m2);eGFR在20~50ml/(min·1.73m2)的患者,可减量至1.5mg(每日1次)。(2)比伐卢定根据国际和我国临床研究结果,高龄ACS患者急诊或择期PCI中,因出血高危或合并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等,应首选比伐卢定。对于肾功能损伤患者,比伐卢定需减量使用,并根据eGFR调整剂量,应用方法如下。肌酐清除率(CrCL)>30ml/min者,给予0.75mg/kg负荷剂量;CrCL<30ml/min者,首选给予0.75mg/kg负荷剂量,后以1mg/(kg·h)维持剂量滴注。(3)华法林因严重出血风险高,高龄合并房颤的ACS患者不宜长期使用三联抗栓治疗。如果必须三联抗栓治疗时,需减少华法林用量,调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值(1.5~2.0),或缩短三联抗栓治疗时间,尽早改为华法林联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但前提是避免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4)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对高龄ACS患者,如合并血栓高危、房颤或肺栓塞而需要抗凝治疗,但同时又是出血高危者,如无禁忌,可选择NOAC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栓治疗方案。五
出血风险评估及规避策略1.出血风险评估对高龄ACS患者,推荐常规使用CRUSADE评估出血风险及分级,见表4和表5。表4.CRUSADE出血风险评估表5.CRUSADE出血风险分级2.规避策略抗凝药减量:普通肝素使用低剂量(70~U/kg);≥诺肝岁高龄患者不给依诺肝素负荷剂量,直接给予0.75mg/k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选择出血风险低的抗栓药:比伐卢定、磺达肝葵钠(不可用于PCI术中)、氯吡格雷。优化抗栓药物剂量、种类和疗程:个体化选择种类、使用最小有效剂量、采用可能的最短疗程。技术规避策略:采用桡动脉入路,使用血管封堵装置。对高龄ACS患者出血急救时,应给予紧急止血和输血治疗,以止血为首要,同时输血或配血备用为急救原则,并暂停DAPT,最好不超过72小时,先恢复P2Y12受体拮抗剂单药血小板治疗,以防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六
并发症救治1.心力衰竭
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应给予"灭火式"的规范急救。措施包括吸氧、吗啡、抗心肌缺血、利尿、扩血管、正性肌力药等,病情稳定后换用口服硝酸酯、ACEI/ARB、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必要时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等,密切观察血压、心率、血钾和肾功能变化。
并发呼吸衰竭时,应及时给予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血压低于90mmHg时,需给升压药,并按心源性休克救治。
尽早给予冠脉血运重建。急诊PCI风险较高,可事先给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保驾。
对利尿剂效果差、无尿、肾功能衰竭、严重高钾者,应及时给予肾脏替代治疗。
对机械并发症患者,需紧急给予IABP循环支持,立即组织心脏外科和介入团队会诊,择机行手术修补或介入封堵治疗,给予挽救患者生命的机会。
2.心源性休克
高龄ACS并发心源性休克即循环衰竭患者,病情极重,死亡率极高,需要及时诊断和迅速有效规范救治,才有可能存活。
急救原则:提升血压,IABP或左心室辅助装置循环支持,血运重建治疗和抗心肌缺血、增加或恢复心输出量、恢复组织灌注,保护生命器官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
因机械并发症而致心源性休克的高龄ACS患者,应及时行手术修补、CABG或介入封堵治疗,争取挽救患者生命的机会。
3.恶性心律失常和电交感风暴
高龄ACS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除血流动力学暂时稳定者可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外,均应立即给予电除颤治疗;并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效控制基础上,尽快行急诊PCI缓解心肌缺血;并纠正低钾和低镁血症,必要时评估植入ICD以防猝死。
一旦发生电交感风暴,还应给予静脉β受体阻滞剂和强镇静剂治疗控制,并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和心功能变化。
4.房扑和房颤
首先控制心室率:静脉和口服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和洋地黄,必要时在药物预防复发基础上行电复律。
高龄ACS合并房颤、已行急诊PCI的患者,需维持DAPT至少1年;有卒中和严重出血均高风险矛盾时,应行CHA2DS2-VASc评分评价卒中风险和HAS-BLED评分评估其出血风险。
当CHA2DS2-VASc评分≥3分和(或)有缺血性卒中史,需加用长期口服抗凝药时,若口服华法林抗凝,INR目标值宜下调至1.5~2.0,降低出血风险。此类患者急诊PCI时还应使用新一代DES或BMS,尽可能缩短DAPT至3个月或1个月,以后改为P2Y12受体拮抗剂加抗凝药治疗。
高龄ACS合并房颤患者行PCI治疗3~6个月后的长期抗凝,可以在单药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抗凝。
高龄ACS合并房颤患者行急诊PCI需抗凝时(CHA2DS2-VASc评分≥3分,HAS-BLED评分≥3分),还可考虑给予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或给予左心耳封堵预防脑卒中。
七
合并症处理1.降压、降糖、调脂
高龄ACS的降压治疗:降压不可太快,降幅不可太大,血压不可太低。
降脂:所有高龄ACS患者均应给予他汀降脂治疗。
高龄ACS患者合并糖尿病:可以酌情放宽血糖控制目标(7.8~10mmol/L),避免低血糖,出院前给出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糖尿病史不明确的患者,在ACS治疗后常规进行糖尿病筛查,并在12个月时复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评估糖代谢状况。
2.肾功能不全
高龄ACS患者合并慢性肾功能损伤很常见,需要有效保护,防止进一步损伤。
应常规评估eGFR,并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采取保护措施。
RAAS拮抗剂和他汀均可保护肾功能。
高龄ACS患者,无论是行急诊PCI或择期PCI,术前给予他汀,术中减少造影剂用量。只要心功能允许,在PCI开始、术中和术后充分水化以及时排出造影剂,可有效防范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
3.冠脉多支病变的处理策略
高龄ACS伴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急诊PCI虽能获益,然而风险很高,应依据ACS类型、风险评估结果,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选择优化治疗策略或方案。
对于高龄STEMI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急诊PCI原则上只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两支血管同为IRA、非IRA血流<TIMI3级又非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或并发心源性休克时,可考虑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一次急诊PCI策略。
对于高龄NSTE-ACS极高危和高危患者,可考虑急诊PCI;伴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其策略因风险高而与STEMI伴多支病变相同,即急诊PCI只处理IRA,特殊病变和病情时方考虑一次治疗策略。其他非IRA待评估后,决定行择期PCI或CABG。
对高龄NSTE-ACS中低危患者,应根据SYNTAX评分和临床实际情况,选择低风险血运重建策略(PCI或CABG)。
八
外科治疗策略高龄STEMI患者,因手术风险太大而多无机会行急诊CABG。行急诊PCI很高危或有禁忌证的NSTE-ACS患者,需行急诊CABG。
高龄ACS伴多支病变患者,成功完成IRA急诊PCI后,若择期PCI风险大,或有禁忌证,或费用过高者,建议择期行CABG。如果CABG高风险或有禁忌证时,则也可在安全保驾措施下采取只对严重狭窄病变行PCI的部分血运重建策略。
高龄STEMI并发机械并发症的患者,建议行外科手术修补和CABG;若血流动力学恶化,则应随时行急诊外科修补加CABG,以获得生存的机会。
九
康复治疗高龄ACS患者,有条件应在心脏康复团队的指导下,进行心肺功能和风险防范为主要内容的康复评估和治疗,以恢复正常生活、与心功能和冠状动脉病变相匹配的适量运动和心理状态,降低心梗再发风险。
来源
马根山.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规范化诊疗进展.长城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