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内科工作中总被问起关于心力衰竭心功能分期和分级的知识点,那么其具体分期和分级的方法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此做个比较全面的盘点。
作者:王加伟
单位:医院
心功能分期分期和分级可不一样,看下表。
表1心力衰竭临床分期
ACC/AHA心力衰竭指南将心衰划分为A、B、C、D四个阶段,大致相当于表1的四阶段。
心衰心功能分级心衰心功能分级临床上有比较多的方法,具体见下:
1.慢性心功能衰竭
(1)NYHA心功能分级
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对心功能制定了分级标准,一般将心功能分为四级,心衰分为三度。临床上应用此种分级方法较多。
表2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
(2)六分钟步行试验
六分钟步行试验是一项简单易行、安全、方便的试验,用以评定慢性心衰患者的运动耐力;要求患者在平直走廊里尽可能快地行走,测定6min的步行距离,若6min步行距离<m,表明为重度心功能不全;~m为中度;>m为轻度心功能不全。
本试验除用以评价心脏的储备功能外,常用以评价心衰治疗的疗效。
(3)运动耐量分级
大多采用活动平板或踏车分级运动试验,观察指标包括运动总时间、运动作功量、运动时左室射血分数增高程度、运动时最大氧摄入量(VO2max)和无氧代谢阈(AT)。其中VO2max正常值为>20ml*min-1/kg;AT>14ml*min-1/kg。
学者Weber根据VO2max及AT数值将心功能分为A、B、C、D四级(见表3)。这种运动耐量分级能客观地反映心脏储备功能,又可定量分级,有条件单位可以采用。
表3Weber运动耐量心功能分级
注:CI,心脏指数,单位L*min-1/m2。
2.急性心功能衰竭
主要有Killip分级、Forrester分级及临床程度分级。Killip分级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级依据临床表现和胸部X片结果。Forrester分级依据临床表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最适用于首次发作的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程度的分类法适用于心肌病患者,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最适用于急性失代偿心衰。
表4Killip分级
表5急性左心衰竭的Forrester法分级
注:PCWP,肺毛细血管楔压(单位mmHg);CI,心脏指数(单位L*min-1/m2)。
表6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程度分级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
[2]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第14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
[3]杨跃进,华伟.阜外心血管内科手册(第2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
王加伟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