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16日以来,我国就开始了今年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强的雾霾天气。20多个城市都拉响了最高级别的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启动橙色以上预警措施的城市已超过50个。
春天花会开,冬天霾会来。当超大雾霾撞上寒冷天气,你的心血管还好吗?
雾霾天易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
中国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曾进行为期3年的追踪研究,研究显示,每立方米空气中PM10增加20微克左右,人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1毫米汞柱左右,罹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约1.2倍。二氧化硫、臭氧等污染物对血压的影响也有着类似结果。
美国波士顿在进行心脏康复的病人中也发现,PM2.5每升高20微克/立方米能导致收缩压升高2.8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升高2.7毫米汞柱(mmHg)。有学者发现,血压正常的成人两个小时暴露于PM2.5和臭氧中,其舒张压升高了6毫米汞柱(mmHg)。
PM2.5浓度每增高10微克/立方米的环境中,全因死亡率约升高10%,而心血管死亡率升高3%-76%。
寒冬遇上霾,心血管遭遇双重危害
1雾霾天污染物增多,伤害血管内皮
雾霾中含有大量有害有毒物质,当污染物随呼吸进入人体血液后,就会对血管内皮造成缓慢、持续的伤害,从而使血管内膜加厚,发生狭窄,血压增高等,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影响心脑供血,引起胸闷、气短、心慌、头晕等症状,加大引发血栓的可能,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
本身身体健康的人群,可能只会出现胸闷气短的反应,但是如果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反应会更加严重,会导致原有的心脑血管疾病复发或者恶化。
2潮湿寒冷的雾气会刺激血管,导致痉挛
雾霾天早晚温差大,当潮湿寒冷的雾气突然被吸入温暖的人体时,体内的血管无法适应突如其来的低温刺激,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收缩痉挛,使血管腔变狭窄,阻碍血液通过,另一方面血管痉挛会导致血流加速、压力增高,最终造成血管堵塞,进而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供血供氧不足,严重的会出现血管斑块破裂。
此外,由于冬季昼夜温差大,导致人体产生生理反应,调节交感神经进入兴奋状态,这时血流加速,造成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加强,从而容易引起心肌缺血,严重者导致猝死。同时,与寒冷相伴的是空气干燥,人体水分消耗大,也会导致血液黏度升高,血液流通不畅,导致血管堵塞。
3雾霾天气气压低,也会导致心血管疾病
雾霾天太阳常常被遮挡,气温往往比较低,使人产生压抑、郁闷的情绪,引起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对心脑健康造成损害。其次,低气压气候一方面也会促使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从而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病。
当自然界气压下降时,大气中氧分压、肺泡的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都随之下降,大脑为满足自己的氧供,脑血管会扩张,脑血容量增加气压下降,往往会出现出现头痛、头晕、呼吸心跳加快的症状。同时低气压的天气,大气压对血管的支持降低,会使得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更高,低血压患者的血压更低,容易导致脑血栓或脑溢血,出现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发生心肌梗塞,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如何减少雾霾对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