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冠心病?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临床表现
1.症状
(1)典型胸痛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疼痛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向上放射至左肩、臂,甚至小指和无名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胸痛放散的部位也可涉及颈部、下颌、牙齿、腹部等。胸痛也可出现在安静状态下或夜间,由冠脉痉挛所致,也称变异型心绞痛。如胸痛性质发生变化,如新近出现的进行性胸痛,痛阈逐步下降,以至稍事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甚至休息或熟睡时亦可发作。疼痛逐渐加剧、变频,持续时间延长,祛除诱因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此时往往怀疑不稳定心绞痛。
心绞痛的分级:国际上一般采用CCSC加拿大心血管协会分级法。
Ⅰ级:日常活动,如步行,爬梯,无心绞痛发作。
Ⅱ级:日常活动因心绞痛而轻度受限。
Ⅲ级:日常活动因心绞痛发作而明显受限。
Ⅳ级:任何体力活动均可导致心绞痛发作。
发生心肌梗死时胸痛剧烈,持续时间长(常常超过半小时),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并可有恶心、呕吐、出汗、发热,甚至发绀、血压下降、休克、心衰。
(2)需要注意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仅仅表现为心前区不适、心悸或乏力,或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某些患者可能没有疼痛,如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
(3)猝死约有1/3的患者首次发作冠心病表现为猝死。
(4)其他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出汗、惊恐、恶心、呕吐等。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可出现
2.体征
心绞痛患者未发作时无特殊。患者可出现心音减弱,心包摩擦音。并发室间隔穿孔、乳头肌功能不全者,可于相应部位听到杂音。心律失常时听诊心律不规则。
年中国冠心病介入数据发布
整体数据及发展趋势年,我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例数为例,包括网络直报系统数据例,省级质控中心核实数据例,医院数据例。
年至今,PCI例数逐年增加,年较年增加13.3%。但是,整体增长率呈逐步下降趋势。
1.哪些人容易得冠心病?目前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还未完全清楚,但是已经明确一些疾病或者生活习惯会增加罹患冠心病的风险。
这些因素大致概括为七个字:三高、肚大、不爱动。
三高: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
肚大:体重超重;
不爱动:不爱运动。
除此之外,还包括以下因素:
男性;
年长;
家族有冠心病史;
抽烟;
精神压力较大等。
2.冠心病一般有哪些症状?
许多冠状动脉出现病变的病患,特别是女性,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因此容易被忽略,延误病情。不过下述症状的出现提示你可能患有冠心病。
包括:
(1)疼痛,特别是胸口后方的疼痛,就感觉像被人往胸口重重地打了一拳,疼痛可能逐渐加剧甚至让你喘不过气来。
这种疼痛还能放射到上臂(特别是左上臂)、肩部、背部、脖子、下巴、牙齿或上腹部等部位。这种以胸骨后压榨样疼痛(有重物压在胸口)为主要表现的疼痛,就是心绞痛。
(2)上腹痛、恶心、呕吐、打嗝或烧心等容易和胃肠道疾病混淆的症状。
(3)频繁发作的心跳加速或心律不齐,伴有头晕目眩、大汗淋漓等。
3.感觉自己心脏病发作,就是得了冠心病吗?分两种情况。
(1)感到心慌:尽管冠心病病人也会有心慌的表现,但如果只是感到心跳加速、减慢或跳得不整齐,还可能是心律失常,不一定是冠心病;
(2)感到胸痛:如果像影视剧中,我们看到的捂着胸口面目狰狞地大喊「我心脏病发作了」,这里的「心脏病发作」,在排除其他疾病后,更多指的是心肌梗死,简称心梗。
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发作的严重冠心病,多半是由于心脏的血管阻塞,而导致心脏的血液跟不上供应而导致。
4.怎么确定是否得了冠心病?专业人员通过患者症状表现和典型体征,结合年龄和存在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是否缓解等情况,能够明确是否患有冠心病以及大致类型。
医务人员还会做以下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
(1)抽血检查:来明确血清中的肌钙蛋白及各类心肌酶标志物水平,以此来评价心肌受损的情况;
(2)器械性检查: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脏CT等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医院,有时会进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来评价心肌功能。
5.冠心病是如何治疗的?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虽然很危险,不过及时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平稳度过急性期,恢复正常生活,显著延长患者寿命。
对于冠心病患者,胸痛发作时首当其冲要解决狭窄和梗塞,尽快恢复心肌供血。临床上对于病情稳定的病患,常联合运用多种内科药物以达到上述目的,除了药物还可选择心脏搭桥术进行外科治疗。
随着冠心病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内科介入术等创伤更小、疗效更好的治疗方法也为冠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冠心病必知的安全用药常识!冠心病患者如何掌握好服药时间
1)减少用药剂量:老年人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然后逐渐达到个体的最适剂量,一般用量为成人的1/2或3/4。一些药物为了能快速起效(如胺碘酮、利多卡因)可以用成年人剂量的下限。(2)减少用药种类:联合用药时,各药之间常有相互作用,如果用药不合理,不但不能治病,有时还会致新病。临床上有“五种药物原则”一说,就是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
(3)受益原则: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危害大,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利弊,保证药物有益。例如一些老年人有心律失常,但无器质性病变和血液动力学改变,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很小。而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发生药物性心律失常,增加死亡风险,故得不偿失,此类患者尽量不用或少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4)择时原则:药物的服用时间能提高老年人的药效。如劳力性心绞痛多在上午发生,应在晚上加服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硝酸盐药物。(5)观察用药反应:注意鉴别与疾病本身相混淆的药物所致副作用。了解用药目的及用药规律。
冠心病老年患者用药有哪些禁忌
(1)忌用药不规律:冠心病患者每天应该在什么时间用药是有明确规定的。(2)忌无症状就停药:临床上,这类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非常高,一旦救治不及时,就可能瞬间丧命。
(3)忌随意选择中成药: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对西药疗效不佳的患者。但很多人却糊里糊涂,把中成药当成西药一样用,看到对心血管病有效就随便服用。
(4)忌装支架后不坚持用药:此类患者如果不坚持服用抗血栓药物,有可能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而危及生命。因此应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降脂,控制好血压和血糖,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规范、规律服药治疗。
冠心病中医药防治方案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而使血管腔狭窄、阻塞或痉挛导致心机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中医药在防治冠心病方面独具特色,血脂康、通心络胶囊,还有丹参片、丹参注射液、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地奥心血康及具有“扩冠”效应的单味中药丹参、三七、葛根、山楂、决明子、毛冬青等,临床用于冠脉斑块具有很好的预防、消退和稳定的作用。传统的针灸治疗冠心病既简便又行之有效,常见穴位有内关、膻中、心俞、间使、足三里等,它不但可缓解心绞痛,还能调节机体功能,针灸疗法可适用于冠心病的全过程。
目前用于防治冠心病的中成药有10多种,但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速效救心丸:该药属于活血理气药,可以缓解冠心病的心绞痛,用于治疗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每日三次含服,每服3~6粒,急性发作可服10~15粒。一般在5分钟内心绞痛得到缓解。
(2)苏合香丸:功能芳香开窍,理气止痛。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
(3)冠心苏合丸:由苏合香、乳香、檀香、青木香、冰片、朱砂、白蜜组成,制成小蜜丸。用于心绞痛,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等。1次1丸,日服3次,口含或嚼服。
(4)苏冰滴丸:由苏合香脂,冰片组成,口含或吞服,每次2~4粒,可以较快地缓解心绞痛,治疗胸闷气短等。
(5)冠心二号片:由丹参、赤芍、川芎、红花、降香组成,功用理气活血止痛,有强心和扩张血管的作用。每次服5片,1日2次,该药可较长时间服用,一般没有副作用,不属于速效药物。
中医食疗:
1、大蒜粥:紫皮蒜30克,置沸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蒜瓣,再将粳米克煮粥,待粥煮好后,将蒜再放入粥中略煮。可早晚食用。
2、芹菜红枣汤: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每日2次。
3、木耳烧豆腐:黑木耳15克,豆腐60克,葱、蒜各15克,花椒1克,辣椒3克,菜油适量。将锅烧热,下菜油,烧至六成热时,下豆腐,煮十几分钟,再下木耳翻炒,最后下辣椒、花椒、葱、蒜等调料,炒匀即成。
中医茶疗:菊花山楂饮:菊花、生山楂各15~20克,水煎或开水冲浸,每日1剂,代茶饮用。
中医按摩:
1、捏腋前将一手拇指放在对侧腋前,其余4指放在腋窝下,对合用力捏拿腋前肌肉0.5~1分钟。双侧交替进行。功效:活血通络,疏经止痛。
2、摩揉膻中穴
将右手掌掌根紧贴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正中),适当用力顺时针、逆时针摩揉0.5~1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功效:宽胸理气,清心除烦。
3、团摩上腹
将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右手掌心放在上腹部,适当用力作顺时针环形摩动0.5~1分钟。以上腹部发热为佳。功效:宽胸理气,健脾和胃。
4、分推肋下
将双手四指并拢,分别放在同侧剑突(胸部正中骨头的下端)旁,沿季肋(胸腔下缘)分推0.5~1分钟。功效:调中和胃,理气止痛。
5、合按内关穴、外关穴
将一手的中指和拇指放在另一手的内关穴(位于手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2横指,两筋之间)和外关穴(位于手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2横指,与内关穴相对)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6、掐按足三里穴
将双手拇指指尖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4横指,胫骨外侧约1横指筋间处)上,其余四指附在小腿后侧,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双下肢交替进行。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7、揉按三阴交穴
将左(右)下肢平放在对侧膝上,右(左)手拇指指腹放在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4橫指处)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双穴交替进行。功效:交通心肾,宁心安神。
在坚持自我按摩的同时,患者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活动。
针对常见发病因素,还可以用以下预防措施:
1、坚持练习导引、气功等传统老年养生术。
2、力戒烟、少饮酒,多食清淡食品。
3、注意精神调摄,保持心情愉快,忌大怒大笑。
4、防治有关疾病如高血压症、高脂血症,特别是防治高血脂血症,可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可常食葱、蒜、黑木耳、豆腐等,可降血脂。制首乌、荷叶、山楂、茶叶各15克煎水或泡茶也有降血脂作用。冠心病重在预防,心绞痛和轻度心律失常可在家庭自疗。心绞痛发作时可含硝酸甘油片或麝香保心丸,并按压左手内关穴可缓解,若仅有早搏,可以苦参,炙甘草各15克煎水代茶饮,久服有较好疗效。或老茶树根30克煎水当茶饮一日一剂直至心律正常。若发生心肌梗塞,则应急呼医生抢救,医生到来之前可指压病人人中,内关穴,可镇痛,降压,防休克。切忌乱搬动病人,应让病人就地躺下。此外,心肌梗塞多骤然发生,且多发生于睡眠中,故对老年患者,要防止一人独宿。
编辑:预健未来
资料来源:网络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哪家医院治愈白癜风海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