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专题出血热病毒

时间:2018-7-28 14:40:41 来源:心功能不全

出血热是什么?

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因

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

1、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野鼠及家鼠。

2、传播途径: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

3、人群易感性: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临床表现

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2~3周。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1.发热期

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

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

2.低血压休克期

多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3.少尿期

24小时尿量少于ml,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4.多尿期

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第8~12日多见,持续7~14天,尿量每天0~ml左右,极易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5、恢复期

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量、症状逐渐恢复正常,复原需数月。

治疗

1.一般原则

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地隔离治疗。按乙类传染病上报,密观生命体征,针对五期的临床情况进行相应综合治疗。

发热期可用物理降温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发生低血压休克时应补充血容量,常用的有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盐液和葡萄糖盐水、血浆、蛋白等。如有少尿可用利尿剂(如速尿等)静脉注射。多尿时应补充足够液体和电解质(钾盐),以口服为主。进入恢复期后注意防止并发症,加强营养,逐步恢复活动。

2.对症和并发症治疗

有明显出血者应输新鲜血,以提供大量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数明显减少者,应输血小板;对合并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可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心功能不全者应用强心药物;肾性少尿者,可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限制入液量,应用利尿剂,保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采取透析疗法;肝功能受损者可给予保肝治疗。重症患者可酌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预后

病死率高达20%~90%。体内病毒量高、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损害严重者预后差。

预防

防鼠、灭鼠是消灭本病的关键。做好食品、环境、个人卫生,必要时可用出血热疫苗预防注射。

出血热疫苗

接种出血热疫苗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为有效预防和遏制该病在我区流行,国家决定将出血热疫苗接种纳入广大免疫规范范畴,免费为群众实施接种。为了做好疫苗的接种工作,请您认真阅读以下内容并予以配合。

为全区16-60周岁未接种过流行性出血热的人群。优先保障16周岁人群实施阻断免疫(即基础接种2针和一年后加强接种1针)。

每年5月——10月

(1)孕妇、哺乳期妇女,16周岁以下不宜接种。

(2)发热、急性期病人、患有严重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心脑血管疾病、过敏体质、对生物制品过敏史者不宜接种。

如果您和您的家人属于接种对象,又无以上接种禁忌症,请到丈八卫生服务中心确认,并与医生确定接种时间,在规定时间进行接种。由于未提供真实接种信息而出现严重后果的,责任自负!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自愿、免费接种。

赞赏

长按







































北京医院皮肤科治疗白癜风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介绍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zo.com/yzyy/15422.html
热点排行
引起心肌梗塞的原因有

引起心肌梗塞的原因有哪些?心肌梗塞是一种急性病,据有关数据统计,近年来,……【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心肌梗死护理方法是什

心肌梗死护理方法是什么?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引起心肌梗塞的原因有

引起心肌梗塞的原因有哪些?心肌梗塞是一种急性病,据有关数据统……【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