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手足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康复运
西医一直认为“心脏病人不能做运动”。但是,在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思杜德(Stuard)和梅恩(Main)两位博士证实:如果心脏病患者坚持肌肉锻炼,心血管系统的紧张和疲劳(负担)就会减轻,心脏病就可以早日康复。自此以后,美国的心、肺康复协会发出建议:“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要进行肌肉锻炼”。日本最近在患有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心脏病的人中,增设了心脏康复训练。
那么,人们应该做多大强度的锻炼才能达到既有健身的效果,又不会引起心脏病的发作呢?最新的运动医学提出的科学的运动建议回答了这个问题。众所周知,人们在运动时,脉搏会加快。一般来说,从中减去自己的年龄得到的差值(如果是50岁就是-50=),就是最适宜运动强度的脉搏数。运动时脉搏数如果等于这个数值,就证明你使用了自己60%左右的体力。如果在这个水平,就不会在运动中发生心脏病和脑中风。
事实证明,由于进行了心脏康复,经常犯心绞痛的人也不太容易反复发作了,而且对心功能不全、心肌梗塞的人也很有效。这说明运动对可能的心脏病发作,有预防效果。
但是,有心脏病的人独自进行“心脏康复”终归会有些不安。在此,介绍一种与运动有同样效果的,对心功能不全的改善可能有效的方法。
德国埃森大学的安德雷尔斯和米卡莱森博士认为:对中度心功能不全的病人,进行手、脚的温、凉浴,有一定疗效。这种温、凉浴使上肢和下肢的血管扩张,促进血液流通,减轻心脏的负担。特别是以从手浴到足浴的顺序进行的温、凉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具有与运动同样的效果。对有运动禁忌的心功能不全患者相当有效。米卡莱森博士等学者对15名有中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每天进行3次从手到脚的温浴→凉浴各10分钟。6周后,发现症状有明显的改善。
这就从科学上证明了:本来是日本民间的手足浴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有多显著!
日式手足浴的做法:
在脸盆中倒入43℃的热水,加入一撮盐。把手(或脚)放入水中浸泡10分钟,反复进行2~3次。天冷时要防止水变凉,要不断补充热水,保持水温。
进行手浴,可以促进手、上肢、肩以及颈部的血液循环,温暖上半身,对治疗手指、肘关节、肩部的关节痛和肌肉痛都有效。
足浴也同样,能够促进下肢和腰部的血液循环,可以缓解膝腰痛,促进肾部血液循环,增加排尿,减轻浮肿。
“51好心脏”是心脏康复领域内第一服务平台,提供心脏康复资讯传播,行业咨询和投资并购服务。搭建医生与心脏病人的交流教育平台,连接产业资本与心脏康复产业项目。欢迎医生,投资者,产业链上下同行者一起推动心脏康复事业发展,造福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