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分级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最终导致器官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原因之一。高血压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防治已刻不容缓。应预防在先,防大于治,防患于未然。
二、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有
(一)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
(二)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
(三)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四)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五)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三、如何预防及控制高血压
(一)、高血压的一级预防
又称病因预防。在高血压并未发生时某些危险因素已经存在,如肥胖,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工作等。应教会居民做好以下几点:
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健康教育。把高血压的危险性告知每个居民,开展“我的血压我知道”活动帮助居民定期测量血压;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坚持走路-作为最方便的有氧运动,是创造健康的最佳良策;重视养生细节,积极调理身体,调整情绪,保持乐观。
a.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BMI在18-24之间。身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方法为: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BMI≥25为超重,BMI≥27为肥胖。
b.适量运动:高血压患者也需要进行适量运动,最好是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
进行运动的注意事项: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注意周围环境气候: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风。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选棉质衣料,运动鞋。选择安全场所:如公园、学校,勿在巷道、马路边。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
运动的禁忌:生病或不舒服时应停止运动。饥饿时或饭后一小时不宜做运动。运动中有任何不适现象,应即停止。
②改善日常饮食,减少脂肪摄入,积极宣传低盐饮食的好处,发放盐勺控制每天食盐总量,健康成人不超过6g。平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限盐勺”来帮助我们控制摄盐量,没有“限盐勺”也不要紧,一啤酒瓶盖的盐量大概是2克,每天不超过3勺即可。还可以采用在原来用盐量的基础上减少1/3~1/2的办法控制。
高血压病人饮食需要适时定量,不饥不饱,不暴饮暴食,清淡为主,宁素勿荤,宁淡勿浓。
多吃防治高血压的食物,如菌类:灵芝、黑木耳、白木耳、香菇;叶菜类:芹菜、茼蒿、苋菜、汕菜、韭菜、黄花菜、荠菜、菠菜等;根茎类:茭白、芦笋、萝卜、胡萝卜、荸荠、马蹄;花、种子、坚果类:菊花、罗布麻、芝麻、豌豆、蚕豆、绿豆、玉米、荞麦、西瓜子、向日葵子、莲子心;水产类:海带、紫菜、海蜇、海参、青菜、海藻、牡蛎、鲍鱼、虾皮、银鱼;动物类:牛奶(脱脂)、猪胆、牛黄、蜂蜜、食醋、豆制品。水果:苹果、西瓜、鲜梅、柠檬。
肾功能正常的高血压病人要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油菜、菠菜、小白菜及西红柿等。吃含钾的食物不仅能保护心肌细胞,还能缓解吃钠太多引起的不良后果。但高血压并发肾功能不全时,则不宜吃含钾多的食物。宜多吃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牛奶、瘦肉、鸡蛋、豆类及豆制品。
高血压病人需少食动物脂肪、不食动物内脏等。少吃甜食,吃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应尽量避免食用有刺激性的食品,如辛辣调味品及红茶。
③改善工作环境。中年人长期处于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身体常处于亚健康状态,易忽视身体的报警信号致使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形成。疏导压力的关键在于调整心态,慢生活是现代社会最应提倡的新健康生活模式,让人们身心放松远离疾病。
(二)高血压的二级预防
也称“三早”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高血压的早期症状有:头痛头重、阵发性眩晕、烦燥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耳鸣、腰酸背痛、肢体麻木。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作为一级预防的健康体检能帮助人们早期发现疾病,提高疗效。在高血压的三级预防中,一、二级预防是关键,非药物治疗措施:戒烟限酒、减轻体重、适当运动、多吃水果素菜、低脂饮食、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一旦发现高血压应积极治疗,高血压2级及以上患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者已经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患者;凡血压持续升高,改善生活行为后血压未获得有效控制患者均需使用口服降压药物规范治疗。从心血管危险分层的角度,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必须使用降压药物强化治疗。
血压控制目标值:原则上应将血压降至患者能最大耐受的水平,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至少/90mmHg。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80mmHg。
患者日常需注意1、定期测量血压,测量血压时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2、定时遵医嘱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依病情给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3、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4、除口服药物治疗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5、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收缩压宜控制在~mmHg为宜,以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三)高血压的三级预防
亦称康复治疗。目的是防止因疾病而致残,恢复生活与劳动能力达到病而不残,残而不废,促进健康。借助适当的治疗,防治疾病继续恶化,提供良好的设备限制残疾的升级和减少病人死亡,不致形成永久性残疾。促进康复是使遭受永久性残疾的病人能恢复相对独立生活能力,如脑出血后的肌力训练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