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疹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14675.html
近期
国内多地相继发生疫情
北京市陆续出现京外关联和本地病例
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
西城区认真贯彻落实疫情防控要求
从快从严从准开展防疫工作
以“六心”织密防控网
确保居民生命安全
探访地:牛街街道
细心:全天在岗做好流调追踪
您好,这里是西城区牛街街道疫情防控专班。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需要对您近期行程做进一步了解……
10月29日晚上10点,牛街街道办事处灯火通明,疫情防控专班十余位工作人员全员在岗,紧张地核查疫情防控重点人员个人信息。
专班成员李敏负责的名单上显示,王先生疑似去过高风险区域。按照疫情防控属地管理职责,牛街疫情防控专班要在王先生进入本辖区四小时内了解其相关信息并告知防疫要求。“姓名、电话、住址、近日行程、是否做过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的详细时间及结果……这些信息都需要逐一核对,补充完整。”李敏说。
?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温馨提示
经过几番周折,牛街疫情防控专班终于打通了王先生的电话。王先生告诉李敏,他住在朝阳区,且最近没去过高风险地区,希望妥善处理此事。“实在是打扰您了。这些名单是各地大数据提供的,需要进一步核实。放心,我们一定核实清楚向上级反馈此事。”李敏耐心的解释安抚了王先生有些激动的情绪。经了解,王先生坐车途经高风险地区,需要做核酸检测,并居家观察。街道疫情防控专班负责人刘楠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情况每天都有发生。工作人员多一句提醒,疫情防控就会多一份保障。
?社工开展敲门行动核对相关信息
除了流调人员信息追踪,疫情防控专班工作人员的手里还有很多辅助性表格,其中,相关政策性表格就是他们每天需要熟悉的表格之一。“我们每天会接到来自各地的人员信息核查请求。这些人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住在牛街。因为北京市对于来自中、高、低不同地区人员的管控标准不一样,所以工作人员需要熟记诸多规章制度,以便第一时间联系到重点人员做好防疫工作。”刘楠说。
?牛街街道疫情防控专班汇总问题
每天,牛街疫情防控专班会有两到三个人负责整理疫情防控信息,其他工作人员则根据表格排班要求,指医院完成核酸检测。“新发地疫情发生时,牛街街道作为北京市重点牛羊肉集散地受到影响。那时,街道全员24小时在岗,专班成员近两个月无休。”刘楠说:“如今,防控专班增加了许多‘90后’,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耐心细致,使得‘24+7’工作模式顺利推进。”
探访地:德胜街道
真心:省时省力家门口完成接种
10月29日下午1点半,在德胜街道黄寺大街24号社区新冠肺炎疫苗“加强针”接种点,居民们正有序排队等候接种。
?居民排队等候接种疫苗
社区党委书记侯冬梅介绍,由于本社区距离疫苗接种点较远,加上老年人较多,社区便将居委会改成了临时接种点,方便居民疫苗接种的同时,为附近的楼宇白领提供便利。
?社区办公地点改为临时接种点
黄寺大街24号虽是临时接种点,却是“五脏俱全”。接种过程中,医护人员引导居民扫码登记、建档。社工、志愿者、党员、安保人员被安排在预约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应急处置区维护秩序,确保接种流程安全、高效、便捷。
80岁的王德英看到楼道宣传栏中张贴的疫苗“加强针”接种通知后,便趁着中午带着老伴一起接种。“年纪大了,腿脚不好,走几步就得歇歇。还好接种点就在自家门口,社区工作人员也都熟悉,心里真踏实。”王德英说。
据德胜街道疫情防控专班工作人员介绍,自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开始后,街道通过免预约、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快构筑人群防疫屏障。除了将黄寺大街24号社区居委会改成临时接种点外,街道还在中国交通建设公司设置接种点位,方便楼宇职工就近接种。
北京奇石馆接种点还增加了延时服务,将接种时间调整为上午8:30至11:30,下午13:30至晚上20:30,尽可能贴合楼宇白领的时间需求。截至10月底,德胜街道已有五千余人完成了新冠疫苗“加强针”的接种。
探访地:椿树街道
贴心:固定+移动接种点功能互补
10月29日下午2点,记者在庄胜广场固定疫苗接种点发现,现场没有出现排长队情况。工作人员介绍,这多亏了椿树街道移动疫苗接种点和固定疫苗接种点功能互补的配合模式。
?流动疫苗接种车开进商圈
就在固定接种点设立的前2天,椿树街道临时租赁了大巴车,在庄胜广场东侧显眼位置设立了移动疫苗接种点。在庄胜广场上班的靳女士就是在移动接种点完成了“加强针”的接种。扫码、测温、旅居史问询和戴口罩等是必查事项。车后门处有测温仪,登车后进入等候区进行信息登记,随后在疫苗接种台进行接种。接种后从前门走出,在专设留观区留观。
?无接触式测温提高检测效率
“前几次大规模的核酸检测,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所以,这次接种‘加强针’,街道公告一出,大家都明白了整个流程。”靳女士对移动接种点的形式表示满意,她下个楼就把“加强针”接种了,工作一点儿没耽误。
?居民正在进行疫苗接种
椿树街道综合办公室科长张雷介绍,之所以设立移动接种点,正因为广场宽阔位置显眼,方便商圈内的单位人员接种,在固定接种点没有启用时,保证企业职工尽早接种上疫苗。
虽然移动接种点优点多多,但到了晚上车内灯光变暗就无法接种了。而晚上是上班族选择最多的接种时段。为此,街道进一步布署加快固定疫苗接种点的建设。
为了能让固定疫苗接种点快速投入使用,椿树街道后勤保障人员连夜行动。10月28日,固定接种点开始疫苗接种工作。据张雷介绍,该固定接种点已启用4个接种区,每天延时服务到晚上21时,单日最多接种剂次。
探访地:广外街道
耐心:多方协调助滞留京外人员回家
“请问,郝书记在吗?”10月27日一大早,依莲轩社区居民周先生就来到居委会报到。说起回京的全过程,他连声感谢社区工作人员的调度与帮助。
原来,10月26日下午17点左右,依莲轩社区居委会接到居民周先生的求助电话。因为健康宝出现异常,从太原返京的周先生上不了火车,也无法入住当地酒店。因此滞留在火车站长达10个小时,期间他多次拨打市民服务热线寻求帮助,还是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周先生的情绪有些崩溃。
“您先别着急,跟着我们一步步操作。”依莲轩社区党委书记郝爽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加了周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