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卓教授临床辨治经验系列二慢性心功能

时间:2018-4-27 20:35:05 来源:心功能不全

史大卓教授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参照,结合现代临床研究与长期临床实践,认为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因病机以心气心阳亏虚为本,水饮血瘀为标,并常伴腑气不通的病理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主,养阴敛气、通腑泻浊为辅的治疗原则。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

运用益气药物时,史大卓教授提出除运用甘、平之党参除外,还应使用生黄芪、人参之类。党参善补肺脾之气,但补心气、元气之力不足;黄芪则善于补益心气,而人参可大补人体亏虚的元气。因此,在使用益气药物时需详细辨证。对于心气不足,心阳亦有所亏虚的患者,需用大剂量的黄芪补益心气;对于后天不足,脾气不振者,则可用党参以补气健脾;对于疾病日久、元气损耗或先天禀赋不足、元气匮乏者,则宜用人参以补匮乏之元气。史教授温阳时则善用用桂枝,以温通血脉。若无血脉凝寒、四肢逆冷或肾阳虚、阴寒内结者,则不用附子。附子为大辛、大热、大燥之品,易伤阴散气,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不宜长期大量应用。

血液循环障碍、水液潴留是慢性心功能不全过程中重要的病理特点。史大卓教授在活血化瘀时多选用丹参、泽兰、益母草三味中药,一者此三者可活血化瘀以通血脉,二者则可利水泻浊以消除水肿。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及兼夹证加减用药:如血瘀程度重,则可加重莪术、红花等药物;如血瘀伴有血虚,则可佐加当归、鸡血藤等养血活血药物;如血瘀伴发气滞,则可酌用香附、枳壳等药物。“血不利则为水”,慢性心力衰竭过程中水液代谢障碍与血瘀的发生有重要关系,为此使用利水药物亦需要配合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在活血化瘀药物的基础上可以选用车前子、赤小豆、白茅根、茯苓、猪苓等淡渗利水而不耗伤阴液的药物。

养心阴、敛心气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液不虚,阳气才能内守不外散、助血脉运行。养阴配以酸敛,一可使阳气内守,温运心脉;二可防止温阳化气药物辛温伤阴散气。为此史大卓教授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时,根据阴亏情况的不同而处方用药:若心气阴两虚者,则常用生黄芪、人参等益心气、补元气药物配伍养阴酸敛药麦冬、五味子、乌梅,从而补益匮乏之气阴;若无明显阴虚者,亦应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稍佐麦冬、五味子、回心气于营血之中。阳虚者,临床常温之、通之,因恐养阴甘寒遏其阳气或酸敛影响阳气温通,而弃之不用。殊不知心气、心阳不同于卫气、卫阳,走肌表、温分肉、肥凑理,性骠悍滑疾、无处不到,心气、心阳只有含于营血之内,走于血脉之中,才能温运血脉运行。因而,在温阳、通阳之时,亦应助以养阴酸致,以奏阴阳相生、相克之妙,正如张景岳所著“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

通腑泻浊

慢性心功能不全,尤其是有心功能不全,肠道瘀血、黏膜水肿的病人,大便溏薄者较为多见。但就临床而言,大便秘结或大便不秘结但排便困难者,亦复不少见。大便秘结,腑气不通,一影响肺气的升降,水液代谢更为之不利;二大便秘结,可加重肠道血液循环障碍;三可影响毒性代谢产物的排泄。故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应注意调畅大便。

史大卓教授认为调畅大便之法,一可用杏仁、瓜蒌仁、桃仁等质润降肺调肠之品;二可用甘温质润药如当归、肉苁蓉,气虚秘结者用黄芪合甘温润肠药;三可应用大黄通腑调气。传统认为大黄,大苦、大寒,泻下通便,易耗伤正气,久病正虚者禁用。而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兼有便秘者,用之可有如下功效:(l)通腑以降肺气;(2)通便促进毒性代谢产物排泄,此非其他通便药所能及;(3)活血化瘀、推陈致新,促进肠道血液循环。尤其是对肺心病心功能不全合并感染、大便秘结者,恰切使用大黄,可获较好疗效。临床可用10g左右,体虚明显者,用5g左右。与他药同煎,可减弱其泻下之性,增强其活血化瘀、祛毒之用。

病案举隅

患者,女,78岁,胸闷心慌,活动后憋喘2年,加重1个月。为求中医治疗遂于年11月24日就诊于中医院。症见:气短乏力,心中悸动不安,胸闷憋喘,活动后加重,并可见双下肢浮肿,纳眠可,大便偏干,二日1次,小便调。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苔滑白,边有齿痕,脉沉细而弱。查体:血压/60mmHg(1mmHg=0.kPa),脉搏78次/min,EF:40%。1年前于北京三院诊为慢性心功能不全。西医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中医诊断:心悸(气虚血瘀水停)。

处方:生黄芪30g,党参20g,麦冬20g,五味子10g,丹参30g,赤芍20g,益母草30g,车前子30g,茯苓20g,赤小豆20g,椒目20g,陈皮10g,熟大黄5g,处方14剂,水煎服,1剂/d。

2诊:患者心悸心慌较前明显改善,活动耐力有所提高,双下肢浮肿减轻,二便调,纳眠可,舌质暗淡,脉沉细弱。血压:/70mmHg,脉搏75次/min。治疗:将上方生黄芪改为40g,去椒目、熟大黄,加当归20g,枳实10g瓜蒌仁10g。续服14剂。

3诊:患者诉病情基本稳定,剧烈活动后稍有心慌心悸、憋喘,双下肢水肿较前进一步减轻。舌暗淡,边有齿痕,脉沉细。复查心脏彩超:EF47%。遂于上方中去赤小豆,加炒白术20g、山药30g,续服24剂。后随诊时患者诉病情平稳,活动耐力明显提高,生活质量较前明显改善。

史大卓,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二级教授,国家中医心血管病重点专科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心肌梗死、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长按识别并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zo.com/jbby/14901.html
热点排行
导致心肌梗塞的原因有

导致心肌梗塞的原因有哪些?心肌梗塞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心肌梗塞需要注意哪些

心肌梗塞需要注意哪些呢?导致心肌梗塞的原因有很多,且比较常见……【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导致心肌梗塞的原因有

导致心肌梗塞的原因有哪些?心肌梗塞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