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nbsp抗心力衰竭药二

时间:2016-12-1 2:40:16 来源:心功能不全

2

第二节 强心苷

地高辛

  吸收后部分经胆道排泄入肠再次吸收,形成肝肠循环。消化功能紊乱、同服考来烯胺及抗酸药等,可减少地高辛的吸收。

  强心、减慢心率、抑制房室传导(一正两负)   1.加强心肌收缩力(正性肌力)——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作用。   原因——加强收缩力,心排出量增加,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外周小A扩张,其后负荷降低。   降低衰竭心脏耗氧量——奠定其治疗心衰的基础!强心苷正性肌力作用的机制:

  ①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强心苷受体Na+-K+-ATP酶活性,导致钠泵失灵;   ②Na+-Ca2+双向交换机制。   最终导致心肌细胞内Ca2+增加,心肌的收缩加强。2.减慢心率(负性频率作用)

  机制:心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增加,反射性——负性频率——对心力衰竭患者十分有利。   3.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难点!

电生理特性

窦房结

心房

房室结

浦肯野纤维

自律性

降低

提高

传导性

减慢

有效不应期

缩短

延长

缩短

 (1)传导性——减慢房室传导(负性传导)。   ●小剂量---房室传导速度减慢;   ●较大剂量——减慢房室传导——治疗房颤房扑的基础。   (2)自律性——治疗量降低;中毒量增高。   ●治疗量:自律性降低;   ●中毒量:抑制浦肯野纤维细胞膜Na+,K+-ATP酶——自律性增高——室性早搏。   (3)有效不应期——心房心室均缩短,房室结延长。      1.慢性心功能不全   (1)疗效最好:心功能不全伴有心房扑动、颤动者。   (2)疗效很差或无效:缩窄性心包炎、重度二尖瓣狭窄等引起的心衰(应手术)。   2.某些心律失常   (1)心房纤颤   ——不是纠正房颤,而是阻止房颤向心室传导!

(2)心房扑动——先转成房颤,然后就好办了!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因地高辛能抑制房室传导。

  注意!室性心动过速禁用——为什么?因为地高辛会导致室颤。

窦房结

心房

房室结

浦肯野纤维

自律性

降低

提高

传导性

减慢

有效不应期

缩短

延长

缩短

  1.毒性反应——3   (1)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和呕吐,是中毒的早期症状。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头痛、眩晕、乏力、视觉模糊、神经痛、谵妄等症状。   色视(黄视和绿视)为严重中毒的信号。   (3)心脏毒性:最危险的毒性反应,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   严重时——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   2.中毒的防治——首先:立即停药。   (1)窦缓及传导阻滞:阿托品。   (2)快速型心律失常:苯妥英钠和利多卡因。用氯化钾治疗常有效。   强心苷中毒导致的室性心律失常首选之一——苯妥英钠。   (3)中毒解救   ①考来烯胺:与地高辛结合,阻断肝肠循环,减轻中毒

②地高辛抗体Fab片段:与地高辛结合,解除地高辛对Na+,K+-ATP酶的抑制。

     1.每日维持量疗法:地高辛每日0.25mg,6~7日达到稳态血浓度。   2.全效量后再用维持量法:先给全效量达到疗效后,再给维持量法。      1.考来烯胺、新霉素——与地高辛结合,妨碍其吸收,降低血药浓度;   2.苯妥英钠——增加清除——降低血药浓度;   3.甲氧氯普胺(胃复安)——促进肠蠕动,使地高辛生物利用度减少;   4.丙胺太林——抑制肠蠕动,使地高辛生物利用度提高;   5.奎尼丁——将地高辛自组织中置换出来,提高地高辛血浓度;   6.胺碘酮、钙通道阻滞剂、普罗帕酮——降低肾脏对地高辛的清除——提高地高辛血药浓度;      7.排钾利尿药——低血钾——加重强心苷中毒。









































鍐呰挋鍙ょ櫧鐧滈鍖婚櫌
涔岄瞾鏈ㄩ綈娌荤枟鐧界櫆椋庝笓绉戝尰闄㈠摢瀹跺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zo.com/jbbk/9705.html
热点排行
浅谈先天性心肌梗塞

浅谈先天性心肌梗塞,心肌梗死症状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心肌梗塞饮食注意事项

心肌梗塞的饮食注意事项,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主要并发症,合理的……【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浅谈先天性心肌梗塞

浅谈先天性心肌梗塞,心肌梗死症状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