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别名:天雄、乌头。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侧生子根加工而成。母根四川省称为川乌。均为栽培。
产地:主产于四川省的江油县、安县。陕西、云南、湖南,也有生产。
采收加工:6月下旬(夏至)至7月初(小暑)挖出乌头根部洗净泥土,选取侧生块根称为泥附,再按不同的规格进行加工。
1、盐附子。选打个泥附洗净,放入氯化镁(卤水)及食盐混合溶液中,浸泡数日捞出晾晒至半干,再浸入氯化镁溶液中随时添加食盐,使之保持过饱和状态,如此反复多次直至附子内外均有食盐结晶附着时晒干。
2、附子瓣。将中小个泥附洗净后,刮去外皮纵切两瓣,放入氯化镁的溶液中,浸泡数日,加热煮沸2~3分钟,取出后以清水漂洗干净,以黄糖及菜油制成调色剂,使之染成浓茶色,再以清水漂洗至不麻舌时取出蒸熟、烘半干后再晒干。
3、黑附片。将小个泥附洗净,不刮外皮,放入氯化镁溶液中浸泡数日,加热煮沸2~3分钟,取出以清水漂洗干净,切成5毫米的纵片,加黄糖及菜油制成调色剂亦染成茶色,再以清水漂洗至不麻舌时,取出蒸熟,烘干或晒干。
4、白附片。加工方法略同黑附片。但需刮去外皮不加染色。加热煮至透明,晒半干用硫磺熏成白色,晒干。
性状鉴别:盐附子又名天雄。呈圆锥形。长约4~8厘米,直径3~5厘米,表皮褐色或黑褐色,周身附有盐的结晶,上部有数枚乳头状疣突,中部有隆起的支根,顶端有略凹的芽痕。因久受盐渍而质重不干,易切裂,横切面显糊化淀粉状,黄褐色,中心色稍淡呈星状纹理。空隙处亦附有盐的结晶,味咸稍苦辛。
以肥大,坚实,灰黑色者为佳。
炮制:生用,或照附子瓣,片方法再制。
附子瓣:体形略小于盐附子。纵切面边沿突起中心凹陷。内外均淡棕黄色或棕黄色,有光泽,质坚硬角质状,不易碎断。对光照视呈半透明体。显纵形筋脉线(木质部)外表面亦带有疣突及支根和芽痕凹。味淡平。
以色黄光亮,无霉霜,块均匀者为佳。
炮制:与黑豆同煮至透,无麻辣味后切片。
黑附片:呈不规则的片状,厚约3~4毫米。外皮黑褐色。内色棕黄。质坚硬角质状有光泽。
以片大均匀,色棕黄,坚硬,无白心者为佳。
白附片:其形状气味与黑附片相同。全体呈淡黄白色。
以片大,色白,透明,厚薄均匀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生物硷,为乌头硷、新乌头硷及次乌头硷等。此外,还含有非生物硷成分。
药理作用:本品历来认为具有回阳救逆、散寒止痛的作用。现已证实,其药理作用为;
1、强心。能增强心力收缩。在厥逆(休克、心功能不全)时,通过附子的强心作用,改善全身循环功能,从而救治心血管功能不全。有效成分为非生物碱部分,前煮后一般不破坏,仍保留强心作用。
2、镇痛。实验证明,乌头硷的分解产物有一定镇痛作用。
3、抗炎。对实验性关节炎(甲醛性和蛋清性)有明显的消炎作用。
4、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熟附片的煎剂能显著降低大鼠肾上腺内抗坏血酸的含量,增加尿中17-酮类固醇的排泄,减少末稍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数。此外,对某些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患者,附子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的作用。
炮制:黑白附片多用产地已制的成品。
性味:辛、大热、有毒。
归经:入十二经。
功能:回阳补火,逐火寒湿。
主治:用于阴寒内盛,大吐、大泻、大汗,身凉肢冷,阳衰欲脱,脉微欲绝。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脾阳衰弱的泄泻久泻,形寒畏冷,风寒湿痹。
跑高速前后,爱车要不要quot大保健跑高速前后,爱车要不要quot大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