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晚,在峨边县彝历新年晚会暨“感动峨边”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椒江援峨医生柴芝红荣获十大感动峨边人物,医生赵敏华、教师刘天凤荣获感动峨边爱心帮扶干部。
柴芝红上台领奖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援峨医生柴芝红
听听她与山区百姓之间的故事
三度赴西部帮扶
此站是峨边
柴芝红,女,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今年4月17日,根据组织的选派柴芝红来到四川省乐山市峨医院妇产科帮扶。
峨边全景图
当第一医院时,柴芝红被这里的医疗条件惊呆了。医院,医院相比,这里的就医条件实在是差太远了,比她之前两次去医院还要落后。这里的医疗设备和药品都相当落后和短缺,医疗人才更是严重短缺。柴芝红帮扶的妇产科,门诊只有1名医生,病房只有4名医生,且年龄偏大,最小46岁。科室业务主要以产科为主,妇科手术一年不到20台,而且只以急救的开腹的宫外孕和黄体破裂等手术为主。
柴芝红在为峨边群众看病
还有产房布局没有严格按照标准的“三区三通道”建设,整个就医环境令人堪忧。面对这种情况,医院的手术器械、设备及药房的药品等,在现有的基础上,和院领导商量采购添置了新的器械设备及药品,并克服了医生护士对手术操作的不熟悉等情况。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内,她边教边做,为妇产科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开创多项先河
精湛技艺为患者带去福音
柴芝红凭着自己精湛的技艺,医院妇产科开创了无数个手术的先河。一名来自黄泥村的26岁患者,未生育小孩,卵巢里长了一个6厘米大小的肿瘤,非常紧张和恐慌。她和爱人得知东西扶贫浙江的专家来峨边后,就慕名前来找柴芝红看病。柴芝红为她做了微创治疗,并顺利出院。原来手术需要在腹部切个大口,如今只用了3个小的切口就把肿瘤切除了;原来要坐3-4小时的车去乐山市治疗,如今在峨边县城就能治疗了,而且还可以享受精准扶贫的政策,医疗费用全免。这对夫妻对国家东西扶贫政策和柴芝红的治疗充满了感激!从此柴芝红开展了一系列的腹腔镜微创手术。
柴芝红在手术中
一位75岁高龄的老奶奶,患有子宫III脱垂,因为走路呼吸困难,腹胀、小便不能解,医院。原来她四年前就患有此病,医院就诊,因为还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炎、心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无法耐受手术。该医院没有对她进行手术。此次,老人的子宫脱出在两腿之间,走路只能分开大腿走,行走极不方便,非常痛苦。柴芝红很是心疼老人,于是她想到了一种非手术的治疗方案——子宫托治疗。采取子宫托治疗后,老人能够再次正常走路,而且也解决了她的尿潴留问题。医院复诊的时候,检查一切安好,老人开心地笑了,为了表示对柴芝红的感激,还一起留下了合影照。
75岁高龄的老奶奶术后与援峨椒江医生合影
柴芝红在峨边短短2个月的手医院2年的妇科工作量,填补了该院妇科领域的多项空白,为众多患者带去了福音。
医院完善治疗体系
传帮带培养本地医生
柴芝红不但做好输血型工作,还做好造血型的传帮带工作。由于腹腔镜是一个二维空间的操作,和平时开腹手术的视觉有明显的不同。为了适应并提高这种二维空间的操作能力,她为科室成员组织了腹腔镜模拟箱训练,买来猪心教她们缝合、打结等技能,并指导当地医生做主刀,她当助手,手把手教她们腹腔镜及宫腔镜技术。目前简单的腹腔镜宫外孕手术,她只做指导工作,当地医生已经基本能完成了。
柴芝红在指导当地医生
柴芝红不但对妇产科医生进行培训,还对妇产科护士进行培训,教她们术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术后的护理工作。考虑到当地产科的护理及新生儿的工作开展的较少,为了给峨边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她带领产科护士及护理人员进行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新生儿智能训练及产妇产后操等项目的培训,多次开展全院性大讲课和科室小讲课,提高她们的业务理论知识水平。由于产房的布局及无菌章程不够规范,她亲自画图纸规划布局,并指导具体操作,将妇产科门诊和产房及新生儿中心进行改造,同时建立妇科微创中心、产科无痛分娩及导乐分娩中心、新生儿水上乐园及智能训练中心,让群众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大城市一样的医疗技术。
一句“卡莎莎”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时间过得很快,原定3个月的帮扶时间转瞬即逝,不但这里的病人舍不得她走,而且这里的领导和医生们也舍不得她走,都希望她能继续留下来。但由于她家中有事,不得不回家一趟。回去后,当地的领导再三邀请,希望她能继续帮扶他们。于是她处理好家中的事情后,再次起航来到公里以外的峨边。
很多患者听到她又回到峨边了,都说:“我们终于又把您盼来了,真得想让您永远留在这里!”她似乎真的成了她们心中的神医了。今年10月23日,峨边县委组织部下发任职通知,柴芝红将再赴峨医院副院长六个月,继续为峨边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柴芝红说:“做为一名党员和医生,不管身处何处,治愈病人就是我最大的快乐,看着她们一个个治愈出院,对我讲一句‘卡莎莎’(汉语:谢谢)时,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