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睡眠法真的可以缩短睡眠时间

时间:2024/4/1 14:21:02 来源:心功能不全

图丨源自Pixabay

每个人在一天结束前做的最后一件事都是睡觉,但是大家的睡眠习惯却不尽相同。

以一个正常成年人为例,大部分成年人习惯于单相睡眠(monophasicsleep)或双相睡眠(biphasicsleep)。通俗地说,单相睡眠是指一天24小时之内只发生一次8小时的长时间睡眠(夜间睡眠),其余16个小时都是醒着的状态。双相睡眠是指一天24小时之内出现两次睡眠情况,分别为8小时的长时间睡眠(夜间睡眠)及短时间的2小时睡眠(中午午休),而其余14个小时都是醒着的状态。

除了单相睡眠与双相睡眠以外,达·芬奇提出了另一种睡眠模式-多相睡眠(Polyphasicsleep)达·芬奇睡眠法将一天的睡眠时间分割成六段,大大缩短总睡眠时长。其中具体操作方法是:每4个小时睡15分钟,一天6次,合计1.5小时。

图丨源自网络

达·芬奇睡眠法认为人类在婴儿时期的睡眠就是多相的,婴儿习惯于困了就睡、睡够了就醒,一整天会有多次睡眠,因此多相睡眠是有着实践与理论基础的。

这套简单粗暴压榨睡眠时间的方法对于时间不够用的人来说,充满了巨大的诱惑,很多人都想通过多相睡眠法实现“时间自由”。

图丨源自Pixabay

但是心理学家伍兹奈克(PiotrWoniak)认为多相睡眠的方法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因为我们的大脑根本无法适应“多次打盹”的睡眠模式。脑电波和其他生理指标的研究显示,我们的生物节律是双相而不是多相的,这决定了我们的身体总是倾向于一个整块的睡眠时间。

而试图利用多次短暂的打盹来减少睡眠总量的做法,会让睡眠不同阶段的时间都缩减,扰乱生物节律,最终可能会造成类似睡眠剥夺和睡眠节律紊乱症的负面效果,例如身体和心理的机能减退,焦虑和紧张感增强,免疫功能降低。

伍兹奈克通过观察参与多相睡眠的人的博客发现,大部分人都必须通过一些“维持性活动”,例如大量饮用咖啡等方式来保持清醒,并且这种多相睡眠对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也并没有显示出任何提高和促进。

图丨源自Pixabay

也就是说,如果想通过“达·芬奇睡眠法”来实现“时间自由”的话,不仅实现不了,还可能会搭上损坏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代价,可以说是得不偿失了。

参考文献:

[1]Kalmbach,K.,Booth,V.,Behn,C.G.D..().Remsleep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zo.com/jbbk/20701.html
热点排行
浅谈先天性心肌梗塞

浅谈先天性心肌梗塞,心肌梗死症状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