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的长寿养生饮食法多什么,去什么

时间:2018-10-7 18:33:42 来源:心功能不全

???????

老中医的养生饮食法

今年80岁的罗永佳,作为广东省的名老中医、医院的前院长,每周二依然会回去出诊。采访他时,才知罗老有自己一套不一样的调理养生饮食法。他根据中医食疗和现代营养学的理解,提出“缺什么,补什么”“多什么,去什么”“需什么,添什么”的饮食观点。

罗老饮食上主张“全面、均衡、适量”。他解释说,“全面、均衡”饮食,就是说从各种食物中全面摄取人体所需的一切营养素,同时各营养素之间维持生理上的均衡。营养素摄取失衡,与高脂、高糖、贫血或低钙症等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所以,罗老并不特别戒口,也不挑食、偏食。

他如何做到“多什么,去什么”“需什么,添什么”呢?比如因饮食不节,好食肥腻,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等,针对降脂、降糖、降压为目的,就要少糖、少盐、少脂肪成为食物选择之训条;为减少疾病提高营养,他根据植物化学素中抗氧化的特性,会选择富含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的食物,如大豆、胡萝卜、西红柿、西蓝花、葡萄、苹果等。

在食物选择上,还要适应四季之变化而有所不同,如春季:少酸增甘、清补养肝;夏季:清热消暑、健脾利湿;秋季:清热润燥、滋阴润肺;冬季:保阳潜阴滋养五脏等。食物的选择还有“因异制宜”的区别,因为人在不同的季节、时间、所处的地区对食物的接受、吸收、反应会有所不同,如夏天宜去湿,秋天宜清润;北方气候多寒燥,可多食湿补;南方温暖而潮湿,宜清热去湿。

除了“不时不食”外,罗老在食物的烹饪方法上也有要求,他更多用蒸、炖、焖、煮、快炒,以保持食物的风味和营养,少用炸、熏烧、烤的制法,“用油多且维生素被破坏,又易产生致癌物质,少食为佳。”他说。

当了50多年中医,罗老从未服过人参、北芪等补药及保健品。除了“垃圾食品”慎食外,罗老说自己什么都吃,但重点在于“适量”。中医有“生病起于过用”和“量腹”之说。大饥大饱、过寒过热、嗜食肥厚,均为“过用”;“量腹”是说食量要有限度,七八分饱即可,特别是老年人,不要因为怕浪费而强撑肚子,导致营养过剩。

老祖宗留下的热水养生方

国人的热水情缘

喝热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公元前5世纪,《黄帝内经》就有“病至而治之汤液”的记载,《孟子》中也有“冬日则饮汤”的表述,《说文解字》说“汤,热火也”,这里的“汤”说的就是热水。随后,热水演变出许多“花样”,其中广为人知的便是茶饮。汉代典籍中有很多“烹茶”的字眼,饮茶必烹,烧开水不可或缺。除了喝热水,中国人还善于用热水泡澡、泡脚、热敷等。晋代《肘后备急方》就有对泡脚的最早记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乾隆帝,更是将足部养生法总结为“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这“汤”指的就是泡脚。

与中国人的热水情缘不同,西方人似乎不太热衷于热水。华裔妮科尔·刘曾在美国《洛杉矶时报》撰文说,欧美国家的自来水一般直接饮用,有些人甚至喜欢在水中加冰。国外就餐时,侍者都会端上一杯冰水,而不是奉上一杯热茶。北京医院首席专家姜良铎告诉记者,国外大部分酒店没有可供饮用的开水,也不提供相关的设备,因此每次出国时他都自备电热水壶。

为何国内外对待热水的态度有如此大的差异?医院中医科主任李方玲对记者分析道,一方面,中国自古以农耕为主,由于谷物提供的热量不够,相比以肉食为主的西方人,我们体内蓄积热量的能力偏低,因而更偏爱热食;另一方面,出于对饮用水的安全健康考虑,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鼓励、推广喝开水,几乎全民都有“喝开水不拉肚子”的意识。有关文献还指出,中国的陶器发展比西方要早得多,我们的祖先懂得利用陶器炊具烧水,因此会有喝开水、泡脚的好习惯。

八大好处护健康

苏东坡说:“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其实热水的健康好处不限于此。

促进血液循环。姜良铎说,水的温热作用可扩张人体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从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温阳暖体的效果。研究表明,一个健康的人用40℃~45℃的水浸泡双脚半小时后,全身血液流量会增加10~18倍。

加快新陈代谢。温热作用能刺激人体激素的分泌,比如甲状腺、肾上腺激素等,从而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以便体内的垃圾、毒素等更好地排出体外。李方玲说,尤其是皮肤温度增高,身体微微出汗,更有助于毒素的排放。

消耗身体热量。泡热水澡能放松身心,恢复肌肉弹性,还能消耗大量热量。英国拉夫堡大学最新研究发现,泡澡1个小时消耗的热量,相当于步行半个小时,常泡热水澡还有助预防糖尿病。

增强呼吸功能。姜良铎认为,喝白开水能缓解呼吸道黏膜的紧张状态,促进痰液咳出,对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十分有效。此外,吸入水蒸气有利于口腔、鼻腔黏膜保持湿润,不仅能阻止感冒病毒的入侵,还能帮助清除肺部黏液。

消除大脑疲劳。当体内积累了一定的“沉积物”时,人就感到疲劳。李方玲说,洗热水澡、喝白开水能加快血液循环,减少血液中使人感到疲乏的物质,改善大脑血液供应,同时还能抑制大脑皮层中枢神经兴奋,使大脑处于休息状态。

缓解局部疼痛。中医认为“温则通,通则不痛”。姜良铎说,热敷等方式能增加损伤组织的血液供应,缓解局部疼痛。比如痛经时可用毛巾热敷,能起到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

减少疾病发作。李方玲说,泡脚对全身各脏腑都有保健功效。脚上的足三阴与肝、脾和肾有关,足三阳则与胆、膀胱和胃有关,利用温热作用加强脚部的气血循环,利于全身提神健气,预防疾病。

提高交际能力。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发现,在39℃的水中洗澡可改善自闭症患者的交流能力。在较温和的环境中生活的人,其交际能力也要强一些,免疫系统也更活跃,对于疾病的抵抗力更强。

热水虽好,也要有度

中医养生讲究“度”,过犹不及。喝白开水、泡脚等有一定的健康益处,但也要讲究科学方法。

40℃水最合适。李方玲建议,喝热水的温度不能过高,40℃左右的温开水最好,既不会过度刺激肠胃道,又不易造成血管收缩。尽量避免喝反复烧开的水,以免摄入有毒害的亚硝酸盐,即使是使用饮水机,也最好“随喝随烧”。正常人一天至少摄取毫升水,糖尿病和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则需根据病情而定。

晚9点泡脚最养肾。晚上9点肾经气血较衰弱,此时泡脚能滋肾明肝。姜良铎说,水温以40℃~45℃、感到暖和舒适为宜,水量应淹没脚踝,泡10~15分钟,直到全身微热、开始出汗。泡脚时,还可以用纱布包15~20克花椒放入水中,并用手缓慢按摩双脚。泡完应立即用毛巾揩干,注意足部保暖,不可再受寒。心功能不全、严重下肢血管病变、血压不稳定、足部炎症等患者慎用热水泡脚,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每周泡1~2次澡。李方玲说,泡澡不能过于频繁,每周1~2次为宜。可将新鲜的柚子皮放入较烫的洗澡水中浸泡15分钟,待水温与体温相近再沐浴。泡澡时,一旦有胸闷、气喘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并到通风口处静坐休息,喝少许温水,直到症状缓解。

15分钟更换热毛巾。姜良铎表示,热敷是很好的保健疗法。当身体出现局部疼痛时,可将洁净的毛巾浸泡在40℃~45℃的热水中,拧干后敷于患病部位,每隔5分钟更换一次毛巾,热敷时间持续15~20分钟。如果是痛经引起的腹痛,热敷10分钟后未得到缓解,应停止热敷并及时就医。

5分钟简易眼部熏蒸。用眼过度者,可采用熏蒸的方式给眼睛做一次“桑拿”。将热水或者热茶放在眼睛下方,利用水蒸气润泽眼睛,持续5分钟左右即可。需要提醒的是,盛热水的器皿不要离眼睛太近,以免烫伤,眼睛感觉温热舒适即可。(人民健康网综合羊城晚报、生命时报)

小伙伴们~!回复2-5个字的关键词可迅速找到你想看的健康信息哦~例如:苹果、中医、减肥等。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长按识别长按识别我在“健康部落”等你一起来吐槽!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癫风医院治疗
北京哪间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zo.com/jbbk/15591.html
热点排行
浅谈先天性心肌梗塞

浅谈先天性心肌梗塞,心肌梗死症状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心肌梗塞饮食注意事项

心肌梗塞的饮食注意事项,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主要并发症,合理的……【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浅谈先天性心肌梗塞

浅谈先天性心肌梗塞,心肌梗死症状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