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心活力舒茂琴左室经心外膜起搏植入

时间:2017-9-6 12:17:27 来源:心功能不全

ICD/CRT/Brady病例分享类别:最惊心动魄的病例病例总结

·个人CRT植入经验及心得回顾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已被证实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生存率。目前,左室电极常规通过冠状静脉窦放置在其侧分支或侧后分支。然而,由于冠状静脉解剖位置多变、阈值过高、膈神经刺激及易脱位等因素影响,经CS植入左室电极仍存在10%~20%的失败率。另外,在成功经CS植入左室电极的患者中,约30%存在CRT无应答,主要原因可能是经CS途径无法将左室电极放置于左室激动最晚部位。随着CRT适应证的不断扩大和植入器械的技术进步,临床对于左室电极植入替代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左室心内膜起搏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仅限于动物实验及小样本的临床研究,同时由于抗凝存在血栓、瓣膜反流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严重的导线相关的并发症,该技术尚未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与经CS途径植入左室电极相比,心外膜导线植入术具有成功率高、可放置到左室任何部位、脱位率低、无静脉植入相关并发症等优点。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经胸小切口植入左室心外膜电极与经CS途径植入左室电极相比,患者的症状及指标改善均无明显差异,该技术已成为经CS途径植入左室电极失败的常用备选,但仍存在以下不足:需要全身麻醉,受心外膜脂肪的影响,术后粘连,手术创伤较大以及相对较高的故障率,围手术期并发症中急性肾衰竭及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故障主要体现在皮下隧道带来的电极损伤的风险以及慢性阈值升高。在经胸心外膜左室电极植入和经CS左室电极植入的对照研究中,6个月之内随访往往均有很好的表现,但是5年以上的随访者可能有较高的故障率。

  随着CRT临床应用指针的扩大,植入设备的技术进步以及成熟,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再同步治疗。首选的左室电极植入方式仍为经CS途径,其他替代技术都为二线途径,尽管理论上心外膜起搏有诸多不足,但在经CS途径植入左室电极失败或者原CS途径植入的左室电极发生故障时,经胸小切口以及胸腔辅助植入左室电极仍为最常用的备选。

·病区CRT植入情况:

  本院年植入CRT25例,年植入左室心外膜CRT2~3例。对CRT患者适应证严格参照指南,术中通常会追求左室电极完美选择部位,90%以上的CRT患者术后反应较良好。

植入器械:CRT-PC2TR01病史资料(男,52岁,75Kg)

就诊时间:年3月。

主诉:因“活动后心累,气促伴胸痛,胸闷3年余,加重7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年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心累、气促、伴胸痛、胸闷,无肩背部放射痛,无咳嗽、咳痰,无黑矇、晕厥。本次就诊前9天,入心血管内科监护室,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口服地高辛、比索洛尔、阿司匹林、速尿剂,给与药物治疗后症状不见好转。左室巨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Ⅲ~Ⅳ级。行CRT植入术中左室电极未成功植入,拟采用心外膜电极植入。

既往史:左髌骨粉碎性骨折,无高血压、糖尿病。

个人史:吸烟20年余、饮酒20余年。

体格检查:血压/69mmHg,心率68次/分,双肺呼吸音清,双肺底少量湿啰音。叩诊心尖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心律不齐,二尖瓣听诊区刻纹及3/6级收缩期杂音,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肝脏触诊于右侧肋缘下一横指,脾未触及。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

入院心电图:心率79次/分,QRS时限ms。

超声心动图:左心房舒张末期内径87mm,左心室95mm,左室射血分数0.31,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中量反流,左心功能减低。

影像学检查:心尖段及前壁心尖段非透壁性心肌梗死,其余心肌节段血流灌注、代谢正常。

实验室检查:NT-ProBNP.8pg/ml;Cr.7μmol/L。

心功能分级:Ⅳ级。

初步诊断

入院诊断:1、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2、扩张型心肌病。

危险评估:该患者CABG史、心力衰竭反复发作合并肾功能不良、脑梗死等疾病,手术风险极高。

诊疗策略:入院后给予强化抗心力衰竭治疗,患者心衰症状缓解,可平卧入睡。遂决定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美敦力CRT-PC2TR01)左心室导线植入失败,拟采用左室心外膜电极植入。

术前动态心电图:

选用该策略器械理由: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选择左室电极心外膜起搏,获益与经静脉途径相同。

其他说明:拟于入院第2天行左室心外膜电极植入及CRT-P植入。

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入院第2天。

手术过程(一):心外科开胸植入左室心外膜电极。

心房导线位置:右心耳;右室导线位置:心尖;左室导线位置:左室后侧壁心外膜。

造影图片:

手术过程(二):导线电学参数。

手术过程(三):左室心外膜电极缝合,制作皮下隧道引至囊袋,与CRT连接,缝合囊袋。

囊袋部位:胸前胸大肌。

手术小结:

术前心电图。

术后心电图。

术前造影图。

术后造影图。

术后管理与随访

术后检查:术后1周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NT-ProBNP降至.7pg/ml。术后心电图:QRS时限缩窄到ms。

术后程控:术后立即。

程控模式:DDD。参数:PAV/SAV:/,VV:LVfirst40ms。观察指标:“BV”marker,QRS宽度ms。

程控模式:DDD观察指标:1个VS/min,“VP”marker,AV间期改变/min。

程控模式:超声下优化左室功能。观察指标:PAV/SAV:/V-VDelay:40ms。频率直方图:RateHistogram。观察指标:TotalVP98.9%;LVPacing:98.9%;BiVPacing:98.9%。

术后随访:没有事件发生。

电池寿命:4.5年。

导线电学参数

CRT疗法简介

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是一种非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在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分别植入电极导线,通过起搏的方法使心房和左、右心室按顺序激动,以恢复心脏收缩的同步性,称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

医师介绍

舒茂琴,第三医院(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年毕业于四川省泸州医学院,毕业后攻读第三军医大学呼吸内科硕士、心血管内科学博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影像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组委员,重庆医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女性电生理学组副主任委员。专业与专长:各种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速、特发性房速、特发性室速、新近发生的特发性房颤等);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等);病窦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安置术。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白癜风是什么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zo.com/jbbk/13802.html
热点排行
浅谈先天性心肌梗塞

浅谈先天性心肌梗塞,心肌梗死症状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心肌梗塞饮食注意事项

心肌梗塞的饮食注意事项,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主要并发症,合理的……【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浅谈先天性心肌梗塞

浅谈先天性心肌梗塞,心肌梗死症状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