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柴珂
医院心内科
慢性射血分数下降性心衰(heartfailurewithreducedejectionfraction,HFrEF)患者常合并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与心衰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年美国心脏病学年会(ACC)期间公布的VINDICATE研究旨在评估慢性射血分数下降性心衰患者应用高剂量维生素D3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背景:
过去二十年中,由于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发展,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但其五年死亡率仍接近50%,与某些恶性肿瘤相当。研究显示,接近90%的慢性心衰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补充维生素D是否能使心衰患者受益目前还缺乏定论。
研究方法:
VINDATE(VitamINDtreatIngpatientswithChronicheArTfailurE)研究是一项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共纳入名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每日补充IU[ug]维生素D3)或安慰剂对照组,每三个月随访一次,共随访1年(见图1)。
图1患者入组情况
纳入标准为:
(1)NYHA分级II-III的稳定性(3个月)心衰;
(2)LVEF≤45%:
(3)经过3个月以上的指南推荐的规范药物治疗;
(4)血清25(OH)维生素D50nmol/l(20ng/ml)。
排除标准为:
(1)未经治疗的瓣膜性心脏病、贫血或甲状腺毒症;
(2)肾功能不全(eGFR30ml/min);
(3)过去3个月内服用钙剂或维生素制剂;
(4)有维生素D补充适应症(如骨折);
(5)血清25(OH)维生素D20ng/ml。
终点判定:主要终点为6分钟步行试验改善情况,次要终点为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变,安全性终点为肾功能和血清钙离子浓度。
研究结果:
患者基线资料:
入组患者平均年龄68.7±13.1岁,男性79.1%,其中缺血性心脏病的比例为57.7%,90%以上的患者都服用了β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51.2%的患者服用了螺内酯,29.5%的患者接受了ICD/CRT治疗。患者的基线特征见图2。
图2患者基线特征
随访1年后,实验组6分钟步行试验改变为-12.56(-40.9至15.68),对照组为10.1(-20.77至40.96),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24.11[-68.81至17.6],P=0.)。与对照组相比,服用维生素D组的左室功能(LVEF)改善6.07%(95%confidenceinterval:3.20to8.95;;p0.);反映心室重构的指标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和容积下降2.49mm(95%CI:-4.09to-0.90;p=0.)和2.09mm(95%CI:-4.11to-0.06p=0.)。血钙浓度增加和肾功能下降等副反应在实验组无明显增加。
图3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
图4历次随访血清维生素D、钙和肌酐变化情况
讨论:
研究显示1年的大剂量口服维生素D补充(ugQd)并不能改善患者的6分钟运动试验结果,但能改善心室的重构和功能。维生素D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内Ca2+的转运、延缓心肌细胞肥厚和纤维化、影响细胞因子和神经内分泌系统(主要是RAAS系统)等多种因素改善心室的结构和功能。既往评估心衰患者补充维生素D获益的多项研究均未能获得阳性结果,本研究虽为一项单中心试验,但为临床进一步探索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