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心肌病是个什么“鬼”?
酒精性心肌病(ACM)是由于长期饮酒,导致心肌变性从而心脏扩大,表现为心功能不全的一类继发性心肌病。
ACM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心脏排血量降低、心功能不全等扩张型心肌病(DCM)病理生理改变,具有典型DCM血流动力学变化、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所见,是慢性酒精中毒常见病理损害。戒酒后病情可自行缓解或痊愈。
“酒精”直接毒害心肌
酒精性心肌病是由于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等对心肌直接毒害的结果。酒精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损害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
②影响细胞器功能;
③影响心肌细胞离子的通透性;
④酒精代谢时引起中间代谢的改变;
⑤长期饮酒可变更调节蛋白(肌凝蛋白和原肌凝蛋白)的结构,影响心肌舒缩功能;
⑥长期大量饮酒还可造成人体营养失调,易导致维生素缺乏,尤其是B族维生素缺乏,也可加重心功能不全。
此外,酒类的某些添加剂中含有钴、铅等有毒物质,长期饮用可引起中毒或心肌损伤。由于上述原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最终可导致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生。
各种“伤”心症状
1.心脏扩大
可为ACM最早表现,部分病例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在体检胸部X线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偶然发现。心脏多呈普大型,伴有心力衰竭者室壁活动明显减弱。
2.心功能减退
长期嗜酒者常存在心功能轻度减退现象,甚至在出现心功能不全临床症状之前就已存在。早期患者可无自觉症状,或仅表现为心悸、胸闷、疲乏无力等,严重者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突出表现。
3.心律失常
亦可为本病早期表现。常见为心房颤动,其次是心房扑动、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及心脏传导阻滞,同一种心律失常可反复发生。多需药物治疗或电复律,但少数可自行恢复窦性心律。
4.胸痛
除非同时伴有冠心病或主动脉瓣狭窄,否则ACM一般不会发生心绞痛,但可出现不典型胸痛;亦有以心绞痛为突出表现者,这可能与乙醇代谢物--乙醛促进儿茶酚胺释放,刺激α-肾上腺受体后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有关。
5.血压改变
ACM患者血压偏高者常见,特别是舒张压增高而收缩压正常或偏低,称之为“去首高血压”。
6.其他
长期大量饮酒可同时累及脑、神经系统肝脏骨骼肌等靶器官出现相应症状。
总结
总而言之,酒精性心肌病是可逆性心肌疾患,其预后关键是在病程尽可能早的时候彻底戒酒并积极对症支持治疗。
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且不可义气用事舍命陪君子,逞能。命只有一条,而君子千万,何时能陪得完?况且古人都有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所以酒呢还是少喝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