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到春天,心脑血管患者就会觉得心慌、胸闷?
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会引起人情绪上的兴奋,增加心脏负担;春季天气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血管收缩强烈,对心脏也有影响;如果不注意保暖,出现感冒发烧,免疫力下降,同样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工作。这些因素都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
神农药房健康关爱月活动内容:
满58元送护手霜或抽纸或单片面膜一贴
满88元送洗涤灵或洗刷大王
满元送瓶装醋或澡巾
满元送加厚手套或衣架
满元送洗衣液或酒杯
满元送洁厕灵一对或瓶装酱油
满元送大洗涤灵或卫生纸
满元送电水壶
满1元送套碗
活动时间:年2月18日开始
心脑血管患者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一、春季要做到“两保”
保持情绪稳定和保暖。俗语也有“春捂秋冻”说法,减衣服不能太勤,即使要减衣服也要最后减裤子,因为“寒从脚下起”,脚底离我们的心脏最远,心脏的血液“千里迢迢”输送到脚底,热量已经不是那么强劲了,所以脚部很难保暖。如果脚部受凉,同样会增加心脏的供血负担。
二、注意饮食禁忌
中医理论有“春发”一说,心脑血管病人要忌食一些“发物”食品,例如羊肉、海鲜、韭菜等。同时,一定要注意控制食盐的用量,一般每天5-10克就足够了,千万不要超标。这一点没有心脑血管病的人也要注意,否则也有可能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北方人口味较重,如果觉得味道淡会影响食欲。我建议可以多搁一些大蒜、醋、辣椒、胡椒等调味品,即使是放酱油也行,因为酱油属于钾盐,而食盐属于钠盐,钠会严重增加心脏的负担。专家提醒:高盐饮食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病
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重视过量食用盐的危害,但不知道糖吃多了也会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因为糖进入人体后就转化为脂肪,容易造成血管堵塞。所以,心脑血管病人也要尽量控制糖的食用量。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存在的误区
一、心脑血管患者是否需要常规输液预防
由于秋冬季和冬春季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季,所以有很多老年人都会在此时常规进行两次输液通血管,总认为静脉输液比口服药物好,其实这是心血管病预防上的一个误区。首先“预防性输液”这项措施尚缺乏严格的临床研究来证实其能否有效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其次造成药物浪费和增大药物副作用,患者还易忽视平时的预防和治疗。专家提示:定期输液不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二、晨炼能否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作
不提倡老年人春季早晨锻炼,而是建议老年人到下午三四点钟再锻炼,因为早上气温低,反而容易刺激血管,对患者健康不利。锻炼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循序渐进,不要强求,以不感到疲劳为度,最好心率不超过每分钟-次为宜。推荐锻炼项目为快走、太极拳、游泳。快走简便易行,不受场地限制;太极拳被称为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锻炼项目;游泳适宜于膝关节有病的人群。
心血管疾病防治基本知识
1.怎样知道自己患了高血压?高血压的标准是多少?
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可有头痛、头昏、心悸、耳鸣等症状,少数患者则在出现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发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
2.什么是动态血压,哪些病人适宜做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全称为无创性血压监测(ABPM),是通过受检查佩带血压记录仪连续记录按设计模式要求的白昼、夜间血压,从而避免了单次测血压之间的客观差异和“白大衣现象”,它有助于筛选临界及轻度高血压,有助于评价降压药物的降压效果,有助于探讨靶器官损伤程度并估计预后等。
下列情况适宜行ABPM监测:1、临界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者;2、顽固性高血压对联合降压治疗效果欠佳者;3、“白大衣高血压”4、降压治疗出现低血压症状者;5、阵发性高血压患者;6、晕厥的鉴别诊断和起搏器综合症;7、夜间出现心绞痛和肺充血、肺水肿者;8、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
3.高血压有哪些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高血压真正的危害性,在于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病变,发生脑血管意外(中风)、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严重的会导致尿毒症)等致死、致残事件。
4.血压降至什么水平合适?
年轻的、轻度的患者以血压控制在/80mmHg为宜;老年高血压患者/90mmHg以下为宜;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应将收缩压控制在/90mmHg以下;糖尿病及肾病患者控制在/85mmHg以下;已发生过心肌梗死和中风的患者,最佳的血压是/80mmHg左右。
5.为什么要强调平稳降血压?
高血压得不到控制会导致“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等疾病,而控制不好,造成血压波动较大,同样会产生上述危害,就像一会儿绷紧,一会儿松开的橡皮筋一样,都会变得脆弱易断。研究表明,由于高血压病人的自动调节功能不正常,血压大幅度下降和升高都会使病人不能忍受,引起大脑供血不足、缺氧、头晕等症状。此外,现代医学还证实:清晨醒来时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各种心血管意外的高峰时间段,如果对这段时间的血压控制不佳,造成血压波动较大,会大大增加发生“中风”的危险,严重时甚至会死亡。所以,平稳降压并保持全天24小时血压稳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