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天的中国心脏大会“肿瘤心脏病学”专场,来自美国洛杉矶的蔡理英医生以一个病例破题,讲述了化疗期间及结束后心功能监测的话题。
蔡理英医生
一名61岁女性Her2+乳腺癌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后出现气短症状,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到40%-45%。患者有房间隔缺损史。肿瘤科医生希望继续曲妥珠单抗治疗1年、酌情使用帕妥珠单抗,并在化疗前进行放射治疗。下一步如何监测?应给肿瘤科医生什么建议?
由此,蔡医生开始讨论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心功能监测、特别是影像学技术和生物标志物的作用。她指出,传统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局限在于对LVEF微小变化的检测不敏感,对左室腔隙容积的评估基于目测而不是具体测量,对心尖的观察较欠缺,对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观察不够细致,并且容易受心脏容量负荷的影响。另外,一些乳腺癌术后患者植入假体,影响超声窗口的设置。近年来出现的三维超声因其准确、重复性好越来越受欢迎。此外,因为左心室有16个节段(segments),如果连续2个节段看不清楚,就需要加对比剂增强的超声,对比剂超声对LVEF的测量和左室局部运动异常的观察都更准确。
蔡医生介绍,早先肿瘤科医生曾因其结果重复性好而喜欢选用MUGA(多次吸收闸门控测),但MUGA仅能提供单一的LVEF信息,并且有辐射,近年来已较少用于化疗期间的心脏监测。
因为上述限制,越来越多心脏科和肿瘤科医生选择心脏核磁,核磁检查成为评估心室容积和LVEF的参照标准,特别是当怀疑超声检查的准确性、或超声检查后考虑建议中断化疗而需要更准确审慎的信息时。其缺点是应用不够普遍、价格较高、全套检查耗时较长。
蔡医生还阐述了心肌应变(strain)超声测量的优缺点,心肌应变测量能较早发现潜在的心肌毒性并提示预后,可用于其他检查得出模棱两可结果时的确认。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例如对超声影像的质量要求非常高,也会受心脏负荷情况的影响,并且不同公司和软件得出的数值差异较大。
生物标记物中最常用的是肌钙蛋白和脑钠肽(BNP),化疗患者出现肌钙蛋白水平升高是早期发现心脏毒性的敏感指标,研究提示化疗后早期出现肌钙蛋白阳性与随访期间出现LVEF降低存在显著相关。BNP更多提示心脏灌注压升高,而在早期发现化疗相关左室功能不全(CRLVD)方面价值有限。
在总结部分,蔡医生指出,CRLVD可分为两型,一型特点为永久性心脏损害、并与药物累积剂量密切相关,代表药物包括多柔比星、表柔比星、伊达比星、米托蒽醌等;二型特点为病变可逆、并且与药物剂量无关,相关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帕妥珠单抗、伊马替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贝伐珠单抗、bortezomib等。
在启动可能引发一型心脏毒性的化疗药物之前,应常规检测LVEF、心肌应变和肌钙蛋白,如果LVEF小于53%、整体纵向应变(GLS)低于正常值低限、肌钙蛋白阳性,则要请心脏科会诊;如果LVEF大于53%、GLS高于正常低限、肌钙蛋白阴性,则要在化疗结束时及其后6个月随访检查。药物累积剂量超过mg/m2(或其当量),建议每增加50mg/m2,即重复上述三个指标检查。
对于二型心脏毒性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启动前如果LVEF小于53%、GLS低于正常低限、肌钙蛋白阳性,则要请心脏科会诊;对LVEF大于53%、GLS高于正常低限、肌钙蛋白阴性,在治疗期间每3个月随访检查,如果发现LVEF下降超过10%,则可肯定心脏毒性的存在;下降不足10%,再看GLS,如果较基线下降超过15%,应考虑亚临床左室功能不全。每个疗程结束后都要评估肌钙蛋白,任何一次出现阳性都应及时请心内科会诊,阴性者在化疗结束后至少2年内每6个月复查超声。
蔡医生最后总结医院的曲妥珠单抗化疗心脏监测方案:
1)基线EF
2)化疗期间每3个月测量EF,直到化疗结束
3)曲妥珠单抗作为辅助治疗,停药后至少2年内每6个月做一次EF
如果EF绝对值较基线下降超过16%,或EF低于正常值且较治疗前下降超过10%。则中断治疗。
停药后每4周重复检测EF,如果4-8周内EF恢复正常或下降不足15%,可考虑重新使用;如果8周后仍未恢复,考虑永久停药。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王娣┆美编柴明霞┆制版郭文强↓↓↓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北京中医白癜风怎么样北京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