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康桥门诊部面积不大,诊区是一幢三层楼的街面房子,平常开诊时间以周末、双休为主,方便上班族和上学的孩子们就诊。3月23日起,这个小小门诊部直接转型升级,天天开诊,并增加了心内科、内分泌科等内科门诊,承担起疫情防控期间周边居民的药品供应保障工作。
上午十点不到,周浦镇果园居委会工作人员小宣拎着一医院康桥门诊部,里面装的正是居民们的“健康托付”。小宣从3月26日起就住在了居委会,办公桌、行军床、沙发,都可以是志愿者晚上睡觉的地方。随着封控时间延长,居民们各种生活用品的需求也多了起来,其中,配药的需求越来越明显。
为了解决居民的这一难题,居委会志愿者就承担起了代配药工作。“真轮到为这么多居民代配药,着实是一个考验。就拿收集配药需求来说,有些居民写了小纸条,有些给了空的药盒,有些是要根据医保卡上的记录‘再来一单’;再说挂号配药,一些老人对吃什么药是有‘执念’的,厂家、品规、包装都要求与以前的一模一样;配完药回到居委会,还要把费用和药品再仔细清点、核对一遍,最后再挨家挨户送上门。”小宣说,从收集配药需求、到挂号开药、再到发给居民,一个流程下来,少则半天,多则一天。
小宣说“配药员”很辛苦,但居民对志愿者的认可是最大动力。而小宣和同事医院,“康桥门诊部为居民准备的药品品种多,这里成了我们志愿者代配药的首选。”
疫情封控下,很多慢性病患者和中老年人家中药品“告急”。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的上医院“四线”作战,在承医院、核酸采样、医学隔离点繁重任务的同时,保留康桥门诊部日常门诊功能,与周边街镇的社区携手为居民提供代配药服务。
这场疫医院药学部团队锻炼成了“一专多能”的多面手,医院本部工作,还要参加核酸采样、医学隔离点的工作,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陈敏说,“3月22日院领导下达通知,要在康桥门诊部增设部分内科门诊,我们立即梳理工作流程,安排人员排班,制定基本药品目录,整理场地,联系供货厂家配送,与兄弟科室一起忙了一天一夜,于3月23号早上8点准时开诊。”
如今,一个月不到,门诊部的药房已两次拓展场地,第一次是运行保障部让出了员工休息室,第二次是眼科主任拿出了他的专家诊室,药品也从一开始的多种增加到现在的多种。
医院本部药房,没自动发药机,全靠手工配发。当班药师每天都忙到飞起,十多个平方的药库,一天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