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视界
膜性肾病是导致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之一,根据其病因可分为特发性、继发性以及家族性三大类。相关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原因未明的特发性膜性肾病约占膜性肾病的2/3。5月5日,「星视界—聚焦免疫共话肾事」线上直播会议就「利妥昔单抗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病例分享」展开讨论。
本次会医院杨向东教授担当主持,医院陈兵教授进行病例分享,并由中国医院姚丽教授、医院许冬梅教授进行交流点评。
杨向东教授
病例分享
本次病例分享内容的主题为「B细胞与免疫系统」。造血干细胞可分化成B1和B2两系统。B1细胞为T细胞非依赖性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主要定居于腹腔和胸腔及肠道黏膜固有层中,是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B2细胞为T细胞依赖性细胞,主要定居于外周淋巴器官,在抗原和Th细胞的辅助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行使体液免疫功能,同时生成记忆B细胞,而特异性CD(分化簇)标记如CD20、CD在其分化过程中产生重要作用。
陈兵教授CD20主要存在于前B细胞、不成熟B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钙通道蛋白,促进B细胞增值和分化。CD20单抗与之结合后,活化酪氨酸激酶受体途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及磷酸酯酶C-γ途径的信号通路活化,进而通过补体介导和抗体途径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引起B细胞凋亡。利妥昔单抗(CD20抗原是RTX)属于B细胞抑制剂,近年来开始运用于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可选择性杀伤并清除B细胞,减少循环抗体的产生,减轻机体免疫反应。
RTX目前主要3种治疗方式:(1)m2×4周;(2)1g*2(D1,D15);(3)根据B细胞滴定。
病例分享(一)女性,22岁,于年6月1日入院。
主诉:蛋白尿2年余。
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肢水肿,呈对称凹陷性,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皮肤紫癜及出血点,无口干、眼干,无脱发、畏光,诊断为肾病综合征。
年5月于医院住院治疗,查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28.85RU/ml,抗核抗体1:阳性、DS-DNA及SM正常,感染指标、血管炎抗体系列、免疫球蛋白、补体未见明显异常,行肾脏穿刺术,根据术后病理显示:膜性肾病(Ⅱ期),出院给予激素6片/d+环孢素胶囊治疗,患者应用激素+环孢素胶囊规律治疗1年,激素减至3片/d,病情未见好转。
年4月1日开始应用醋酸泼尼松片6片/d+环磷酰胺治疗,激素逐渐减量,目前醋酸泼尼松3片/d已服用1月。
年5月23日最后1次应用环磷酰胺,目前累积量9.0g,蛋白尿部分缓解。年4月20日检查结果显示,白蛋白38g/L,24h尿蛋白定量7.09g/24h,查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65RU/ml。
年6月2日感冒后复查:白蛋白29.4g/L,24h尿蛋白定量5.99g/24h,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70RU/ml,建议住院行利妥昔单抗治疗,门诊以“肾病综合征”收入院。
治疗方案
激素减停方案:泼尼松10mg,每天一次,每月减一片,逐渐减停。
利妥昔单抗治疗:分别于年6月9日、7月9日、7月16日、7月23日以利妥昔单抗mg静滴。
抗凝治疗:住院期间低分子肝素0U,每日一次,后改为双嘧达莫2片/次,3次/日。
对症治疗:培哚普利片4mg/d;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d;阿托伐他汀1片/d。
患者治疗方案折线图出院随访
年9月7日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2RU/ml,白蛋白40g/L,24h尿蛋白定量1.15g。
年11月9日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2RU/ml,24h尿蛋白定量0.85g。
年2月1日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2RU/ml,白蛋白48g/L,24h尿蛋白定量0.43g,总B细胞数CD.61%。
3月14日入院复查:淋巴细胞绝对值1.45×/L、血红蛋白g/L;生化:白蛋白41g/L、尿素3.8mmol/L、肌酐57.2μmol/L、尿酸μmol/L;尿常规:红细胞4.00/HPF、蛋白1+;凝血五项正常;24h尿蛋白定量:0.55g/24h。
3月16日、23日分别给予利妥昔单抗mg,无不适,累积共3.0g。
患者出院随访折线图病例分享(二)男,55岁,于年6月19日入院。
主诉:双下肢水肿1月余。患者于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伴尿中泡沫增多,尿液浑浊,夜尿1次/晚,无少尿,无腰痛,偶有眼干,无口干,无反复口腔溃疡,无光敏,无关节肿痛,无周身紫癜及皮疹。
相关检查显示:白蛋白28.6g/L,尿素3.93mmol/L,肌酐70.2μmol/L,总胆固醇6.78mmol/L,低密度脂蛋白4.07mmol/L,甘油三酯3.26mmol/L,血糖11.3mmol/L,尿蛋白3+,尿隐血3+,尿葡萄糖2+。
门诊以“肾病综合征”收入院。高血压病史2年余,发现血糖升高半月余。
患者肾穿刺活检结果治疗方案
利妥昔单抗治疗:分别于年7月2日、7月9日、7月29日、8月5日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mg。
抗凝治疗:住院期间低分子肝素0U,每日一次,后改为吲哚布芬片,半片/次,每日2次。
对症治疗:二甲双胍0.5g/次,每日3次;格列喹酮片1片/次,每日3次;阿卡波糖1片,每日3次;阿利沙坦酯片1片/d;阿托伐他汀钙片1片/d;托拉塞米片1片/d;螺内酯1片/次,每日2次(水肿时间断服用)。
出院随访
年10月27—30日24小时尿蛋白定量1.28g/24h,尿量ml。细胞免疫:总B细胞绝对数0.48/ul,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2RU/ml,尿常规:蛋白2+,大便常规正常,生化:白蛋白33g/L、葡萄糖5.5mmol/L、血脂正常、尿素3.8mmol/ml、肌酐62.2μmol/L,血常规:血红蛋白g/L、淋巴细胞绝对值1.×/L,24h尿蛋白定量1.56g/24h。
年2月26日血常规:淋巴细胞绝对值1.27×/L,肝功+生化:白蛋白34.3g/L、总蛋白49.7g/L、肌酐61.1μmol/L、葡萄糖4.92mmol/L、钙2.16mmol/L、二氧化碳31.7mmol/L、AST14U/L、ALT13U/L,24h尿蛋白定量1.59g/24h、尿量1ml,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2.0RU/ml。再次给予两次利妥昔单抗mg,目前累积3.0g。
病例分享(三)男,42岁,年7月19号入院。
主诉:发现蛋白尿1年余。
患者1年前查体时发现尿蛋白3+,无少尿,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咳嗽,无腹痛、腹泻,无口干、眼干,无反复口腔溃疡,无关节疼痛,无皮肤紫癜等不适,未系统治疗。1月前患者自觉尿中泡沫增多,脚踝间断发生水肿,检查结果显示:血常规:白细胞6.39×/L,红细胞5.03×/L,血红蛋白g/L,血小板×/L,中性粒细胞3.17×/L,淋巴细胞2.02×/L,肝功生化:谷草转氨酶20U/L,谷丙转氨酶23U/L,总蛋白52g/L,白蛋白28g/L,球蛋白24g/L,葡萄糖5.2mmol/L,胆固醇10.0mmol/L,甘油三酯1.69mmol/L,低密度脂蛋白6.49mmol/L,尿素3.0mmol/L,肌酐82μmol/L,尿酸μmol/L,钙2.03mmol/L,磷1.23mmol/L,钾4.0mmol/L,尿常规:红细胞5.1/HPF,白细胞2.0/HPF,尿比重1.,尿蛋白3+,潜血2+。门诊以“肾病综合征”收入院。
患者肾穿刺活检结果治疗方案
利妥昔单抗治疗:分别于年7月30日、8月7日、10月1日、10月8日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mg。
抗凝治疗:住院期间低分子肝素0U,每日1次,后改为吲哚布芬片,0.5片/次,每日2次。
对症治疗:阿利沙坦酯片1片/d;阿托伐他汀钙片1片/d;肾炎康复片5片/次,每日3次;盐酸左西替利嗪1片/d。
出院随访
年8月30日生化:白蛋白34.0g/L、总蛋白55.8g/L、谷丙转氨酶56U/L、肌酐67.4μmol/L、总胆固醇5.57mmol/L、甘油三酯2.53mmol/L、低密度脂蛋白3.36mmol/L,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比率11.0%、淋巴细胞数1.57×/L。
年10月5日尿常规+沉渣:蛋白2+,肝功+生化:白蛋白31.6g/L、总蛋白51.4g/L、肌酐71.9μmol/L、血脂:总胆固醇6.3mmol/L、甘油三酯2.31mmol/L,24h尿蛋白定量4.61g/24h,尿量ml,细胞免疫:总T细胞百分数85.92%,总B细胞百分数0,总T细胞绝对数.2/ul,总B细胞绝对数0/μl,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2.0RU/ml。
年4月4日肝功+生化:白蛋白39.8g/L,24小时尿蛋白定量1.14g/24h、细胞免疫:B细胞百分数0.97%,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2.0RU/ml。
患者出院随访折线图年4月4日:肝功+生化:白蛋白39.8g/L,24小时尿蛋白定量1.14g/24h、细胞免疫:B细胞百分数0.97%,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2.0RU/ml。
陈兵教授总结利妥昔单抗的应用经验,在初始优选选取对象时,可优先考虑:对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考虑生育的绝经前女性;身体虚弱的老年患者;对激素不耐受或者不愿应用激素的患者;合并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慢性炎症病变的患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高滴度的患者等。专家点评姚丽教授姚丽教授强调,膜性肾病在肾活检患者中比例较高,对于大量蛋白尿的患者,目前最常使用的用药方案是激素+环磷酰胺或者他克莫司,部分患者存在复发或激素抵抗状态,遇到上述情况,排除禁忌症,可以应用抗CD20进行治疗。目前的临床观察发现,抗CD20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的尿蛋白会得到大幅度控制,但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