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科学流言榜草莓当选ldquo最脏

时间:2021-5-3 12:35:46 来源:心功能不全

他克莫司治面部白癜风吗 http://www.mymjf.com/vitiligob/vitiligob4/11450.html

草莓真的是“最脏水果”吗?间质是人体“新器官”吗?用达芬奇睡眠法可以只睡两小时吗?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每月科学流言榜”上这7个流言你信了哪个?

流言①

科学家发现了“新器官”

真相

3月27日,美国的一个科研团队在《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人体组织中一种新的间质组织结构及其分布”的论文。

美国NBC和CNN新闻采访了该课题的负责人之一NeilD.Theise(纽约大学医学院教授),Theise在采访中提到:“一开始我们觉得间质是个有趣的组织,但是仔细想想它和器官也有些相似之处。我们已经观察了间质的结构,也正在进一步研究它的功能”。

于是,这两家新闻媒体提炼了作者的“感觉”和“想象”,分别发布题为《间质:科学家发现人体新器官》和《新发现人体最大器官》的头条新闻,并迅速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股“新器官”报道狂潮。国内一些媒体和网站将这些新闻观点翻译后,更是打出各种抢眼标题。

然而,当仔细阅读过论文原文后,会发现无论是题目还是正文,通篇找不到新器官(Neworgan)的说法。

间质(间隙组织)是什么?其实单单从字面就可以看出,它目前还仅在组织层面,离器官差着一个等级。间质的“庐山真面目”其实就是若干结缔组织、胶原蛋白和内衬细胞组成的网状微型液体腔。把这样一个非典型的简单构造称作器官,实在牵强。

事实上,“间质”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过间质的相关报道了。从论文原文对间质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到的间质是人体内能够容纳细胞外液(即间质液)的组织空间,这和很早前就提出的“细胞外间质”属于同一范畴,所以它既不是最近新提出的,也算不上是首次发现。

这篇文章的“新”并不在于“发现新器官”,而是首次采用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内窥镜检测法,观察了一些已存在的组织结构。以往人们观察这些组织时需要先采样,再经过一系列处理和染色,制作成组织切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这些处理过程破坏了间质的原有结构,导致间质由于失水而变得“干瘪皱缩”。

而激光共聚焦显微内窥镜可以直接对人体组织进行实时观测,不会破坏组织形态,由此间质原本充满流动液体的结构终于被完整地呈现在屏幕上。与其说“发现了间质”,不如说“看清了间质”更恰当。

流言②

草莓再次当选“最脏水果”

真相

首先,EWG不是权威检测机构,是美国的一个环保组织,全称叫做“EnvironmentalWorkingGroup”。他们既不是政府管理部门,也不是学术机构,而是一个倡导环境保护的民间机构。

所谓的“12种最肮脏”蔬果是这个环保组织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的农药数据库项目(PesticideDataProgram,PDP)每年发布的报告所作的一个推荐。PDP每年检测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量,从年开始进行,检测的样品量是7千多个,后来逐年增多,现在每年1万个以上。

在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对各种农药在食物中的残留量制定限量标准。按照限量的定义,不超过这个标准的农残,带来的健康风险可以忽略。如果农药数据库项目的检测值超过了限量标准,或者检测到了环保局尚未制定标准的农药,农药数据库项目就会通报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简单地说,决定这些蔬果是否安全的标准不是“是否检测到农残”,也不是“检测到多少种农残”,而是“是否检测到农残超标”。因为,能否检测到农残,跟检测技术密切相关。现在的很多检测技术极为先进,从远处的水和空气中漂移来的微量农药,也可能被检测到。检测到残留并不意味着这些食物就有害健康,离开了农残量和控制标准谈危害,完全没有意义。

根据PDP的检测结果,常规蔬果中的农残并不值得担心。但环保组织EWG不认可“脱离剂量无从谈毒性”这个基本的毒理学概念,更不认可“低于EPA的农残标准就不会危害健康”的共识。他们的评比是基于6项指标,其中5项都是关于“检出农残”和“检出农残的种类”的,唯一跟量有关的一项是“平均最大农残含量”,而不顾不同农药的农残标准。

所以,“最脏蔬果榜单”并不具备科学性。日常生活中需要记住,不管是“打农药”还是“不打农药”,充分清洗、注意卫生,都是必要的食品安全习惯。

流言③

美国癌症疫苗研发成功治愈率97%

真相

这项研究确实存在,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RonaldLevy博士年1月底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但“治愈率达97%”则完全是误读。

具体研究方法是这样的:他们直接向肿瘤部位注射小片段特殊的DNA,这个DNA片段进入肿瘤后,可以激活肿瘤内的免疫细胞,放大T细胞表面一种叫做OX40的激活受体。OX40被激活后,T细胞变得活跃起来。同时注射的还有一个抗体。这个抗体会特异性地跟OX40结合,进一步大幅度地激活T细胞,使它具有强大的抑制肿瘤能力。两种物质同时注射,而且是直接注射进入肿瘤内,就只会激活存在于肿瘤内的T细胞。这样既避免了T细胞体外合成的复杂性,也确保T细胞不会攻击其他正常细胞。

实验结果确实很鼓舞人。动物淋巴瘤模型的治疗实验显示,90只淋巴瘤小鼠经过这种方法治疗后,有87只完全治愈,肿瘤彻底消失。虽然有三只小鼠复发,但再次治疗后肿瘤生长受到了抑制。这种疗法对动物的乳腺癌、大肠癌、皮肤癌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该研究目前仍处于动物(小鼠)实验阶段,90只小鼠的模型,87只获得了很好的结果,换算下来治愈率约为97%,但这只是小鼠的治愈率。动物实验效果显著,并不代表应用于人体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根据临床实验网站查到的信息,该研究团队已经在年1月开始召集志愿患者进行1期临床试验。

事实上,动物实验的结果,绝大多数都无法在人体复制出来。每年肿瘤研究的论文成千上万,动物实验有效的文章也是不胜枚举,但经历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临床试验,最终在人体实验获得成功的疗法实属“凤毛麟角”。

流言④

今年沙尘天这么多是因为三北防护林被砍了

真相

首先,三北防护林并没有“被砍”。-年,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育林万亩,其中人工造林万亩,封山育林万亩,飞播造林55.5万亩。同时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局的调查结果,三北工程实施以来,我国防沙治沙实现历史性突破,重点治理地区沙化土地面积和沙化程度呈“双降”趋势。营造防风固沙林.7万公顷,治理沙化土地33.62万平方千米,从根本上扭转了沙化危害扩展加剧的历史。三北地区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连续10年呈现了“双缩减”。

其次,有数据显示,从年以来,我国沙尘天呈明显减少趋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北地区春季年平均大风日数超过20天,年以来减少至15天以下。年至年,年平均出现沙尘天气10.3次,较年至年减少4.6次。

沙尘发生的动力因素是大风,近年来大风呈减少趋势;同时,内蒙古、新疆等沙尘源地,春季降水量增多。空气湿度增加,有利于土壤墒情和植被生长,进而抑制沙尘的发生。

而近期沙尘天气频繁出现与天气特点是紧密联系的。今年以来,不仅北京基本没有降水,北京周边地区降水也偏少。加上气温升高迅速,地表土壤基本解冻,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沙尘天气的生成。

总体来说,三北防护林对治理沙尘是有效的,但效果有限,这是因为三北防护林工程所形成的林带还是太少。由百名科研人员历经4年完成的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重大科研专项“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功能与技术研究”显示,北京海淀等城六区所有植物年均总滞尘量吨,其中PM2.5滞尘量为吨;森林植被可使北京每年空气质量达二级优良的“蓝天”增加15天。

三北防护林也有类似作用。目前的“新沙源”是西北农业荒地和耕地,河套地区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等。要在这些地方尽快进行植树绿化、植被覆盖,扩大三北防护林的范围。

流言⑤乘坐扶梯时“靠右站立,靠左急行”

真相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乘坐扶梯时,确实要求“靠右站立,靠左急行”,但“左行右立”的方式会使电梯长时间承受不平衡压力,让电梯右侧严重倾斜,影响电梯寿命,增加风险。

广州地铁21日通过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zo.com/zyzz/18328.html
热点排行
心肌梗塞的饮食注意事

心肌梗塞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严重危害到患者……【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心肌梗死饮食注意事项

心肌梗死的饮食注意事项包括什么?得了心肌梗死治疗是关键。但是……【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心肌梗塞的饮食注意事

心肌梗塞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严……【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