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心律学
近年来心房颤动(AF)和心力衰竭(HF)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二者常合并存在。AF与HF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已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之一。现有的随机研究认为,左室收缩功能不全(LVSD)的AF患者节律控制的获益有限,但是这些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发生LVSD的病因各不相同。近年来导管消融在AF节律控制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然而,在伴有AF及LVSD的特发性心肌病患者中,导管消融对心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
近期,来自澳大利亚的Kistler教授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发表了关于AF导管消融对HF患者心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旨在探索在无明确病因导致的LVSD的AF患者中,导管消融与应用药物进行室率控制对LVSD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该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为伴有持续AF的特发性心肌病(LVEF≤45%)患者。经过优化心室率控制后,分别行心脏核磁(CMR)检查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行钆延迟显像(LGE)评估左室纤维化程度,并随机分为导管消融组(CA)和药物室率控制组(MRC)。导管消融术后应用植入记录装置评估AF负荷(用AF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表示),MRC的充分性则通过系列Holter检查来评估。6个月后通过CMR评估患者LVEF的变化情况。
自年9月至年12月,该研究共纳入了66例患者,CA组与MRC组各33例,平均基础LVEF为33±8.6%,其中74%的患者为长程持续AF。
▲图1.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随访结果显示:CA组患者行AF导管消融术后6个月平均AF负荷为1.6%±5.0%,静息心率为62±10bpm;MRC组患者6个月时平均心室率控制在80±10bpm。6个月时CA组患者LVEF明显改善(18±13%),而MRC组患者的LVEF仅改善了4.4±13%(P<0.)。CA组中58%的患者术后LVEF恢复正常(LVEF≥50%),而MRC组仅有9%的患者在6个月时复查LVEF正常(p=0.);同时,在CA组患者中血BNP水平、NYHA分级级别均显著下降。此外,CA组中,心室LGE阴性者LVEF的改善较LGE阳性患者更为明显(22.3%vs11.6%,p=0.)。
▲图2.不同组间6个月随访时LVEF的改善情况(A)
以及导管消融策略(B)
图3.CA组LGE情况与LVEF的改善情况(A)
以及心室LGE百分比与LVEF变化的相关性
因此,该研究提出在伴有AF的LVSD的特发性心肌病患者中,通过导管消融AF转复窦性心律可以显著改善心功能,尤其是在心室纤维化较轻的患者中更为显著。
需要指出的是:该研究虽然是一项前瞻性的随机临床研究,但研究对象排除了阵发性AF患者以及植入非MRI兼容性心脏装置的患者,可能导致潜在的选择偏差,并且整体随访时间较短,研究结果尚需大规模长时程的随机研究进一步验证。
文献来源:SandeepPrabhuetal.CatheterAblationVersusMedicalRatecontrolinAtrialFibrillationandSystolicDysfunction(CAMERA-MRI).JAmCollCardiol.Oct17;70(16):-.doi:10./j.jacc..08..EpubAug27.
本文译者简介郭琦医学博士,现就职于首都医科医院,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专业为心律失常与起搏电生理,擅长包括室上速、室早、房颤等快速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手术以及起搏器植入术。
长
按
关
注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洛阳心脏网
联系站长:heartcarer
投稿合作:lyheart
.白癜风治疗的有效方法北京治疗白癜风权威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