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临床路径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主动脉夹层(ICD-10:I71.),分型考虑StanfordB型及部分累及主动脉弓的Stanfordnon-A/non-B型。行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ICD-9-CM-3:38.)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突发的持续剧烈疼痛,呈刀割或者撕裂样,向前胸和背部放射,亦可以延伸至腹部、腰部、下肢和颈部。
(2)有夹层累及主动脉及主要分支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2.辅助检查:
(1)CTA、MRA或组织多普勒超声证实主动脉夹层StanfordB型。
(2)多数有血沉、C反应蛋白、D–二聚体明显升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具有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治疗指征。
(四)标准住院日≤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71.主动脉夹层疾病编码,分型考虑StanfordB型
2.有适应证,无禁忌证
3.心功能≤III级
4.主动脉解剖条件适合腔内修复治疗
5.患者选择腔内修复治疗
6.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评估)不超过7天。
1.必须完成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糖、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
(2)血气分析、血沉、C反应蛋白
(3)胸片、主动脉CTA或MRA、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D-二聚体等;
(2)有其他专业疾病者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年版)》(国卫办医发〔〕43号)执行。
(八)手术日:不超过入院后16天。
1.麻醉方式:主动脉腔内治疗麻醉常规。
2.手术植入物:主动脉覆膜支架血管。
3.术中用药:心脏主动脉外科、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及血液制品:视术中病情需要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11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
(2)心电图、主动脉CTA、超声心动图。
2.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使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年版)》(国卫办医发〔〕43号)执行。
(2)根据主动脉腔内治疗常规用药。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血常规、电解质无明显异常。
2.切口愈合无出院禁忌。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其他合并症
4.主动脉CTA、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符合出院标准。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围手术期并发症:动脉破裂需紧急手术、移植物异常、夹层进展、入路血管并发症、术后伤口感染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可能导致这些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
3.植入材料的选择:由于患者的要求选择了不同的植入材料(国产和进口)会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4.其他因素:术前心功能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需调整;特殊原因(如稀有血型短缺等)造成的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二、临床路径执行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_主动脉夹层_(ICD-10::I71.)
行_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ICD-9-CM-3:38.)术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8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3天
住院第3–11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完成病史采集
□持续心电、血压监测
□对主动脉夹层作出初步诊断和病情判断
□开始镇痛,控制血压和心率治疗
□向家属交代病情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历书写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进一步完善检查,并复查有关异常的生化指标
□对各系统功能作出评价
□根据病情调整诊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
□根据病情调整诊疗方案
□病情稳定者可转普通病房
□完成各项术前准备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持续心电、血压监测
□血氧饱和度监测
临时医嘱:
□血气、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血型、血糖
□测量四肢血压、床旁X线胸片、心脏及主动脉超声
□描记12导联心电图
□心肌损伤标记物
长期医嘱:(加)
□主动脉夹层常规护理
□特级护理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绝对卧床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静脉药物降压和控制心室率
临时医嘱:
□酌情加用口服药物,根据血压、心率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种类
□止痛和镇静
□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其他对症治疗
长期医嘱:
□患者基础用药
□既往用药
临床医嘱
□根据会诊科室要求开检查和化验单
主要护理
工作
□协助患者或家属完成急诊挂号、交费
□静脉取血
□入院宣教
□特级护理
□静脉取血
□主动脉夹层常规护理
□特级护理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12–14天
手术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三级医师查房记录
□根据病情调整诊疗方案
□主动脉夹层常规治疗
□手术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加)
同前
临时医嘱:
□术前医嘱
□准备明日在全麻或局部下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术前禁食水
□术前用抗菌药物皮试
□术前碘皮试
□术区备皮
□术中特殊用药
长期医嘱:
□特级护理常规
□饮食
□留置引流管并计引流量
□生命体征/血液动力学监测
□扩血管控制血压
□抗菌药物
□呼吸机辅助呼吸(必要时)
□保留尿管并记录尿量
□胃粘膜保护剂
□血管活性药
临床医嘱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床旁胸部X线平片、血气分析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必要时)
主要护理
工作
□一/二级护理
□夹层护理常规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术后1–7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三级医师查房记录
□根据病情调整诊疗方案
□主动脉夹层常规治疗
□通知患者和家属
□通知出院处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
□完成出院病历书写
□将出院记录副本交给患者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一级/二级护理
临床医嘱
□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必要时)
□换药
□止痛等对症处理
□血管活性药
□扩血管控制血压
□复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
□复查CT或MRI
长期医嘱:
□特级护理常规
□饮食
□留置引流管并计引流量
□生命体征/血液动力学监测
□扩血管控制血压
□抗菌药物
□呼吸机辅助呼吸(必要时)
□保留尿管并记录尿量
□胃粘膜保护剂
□血管活性药
临床医嘱
□出院带药
□定期复查,如有不适,随诊
主要护理
工作
□一/二级护理
□夹层护理常规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宣教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指南目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
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定义和诊断的全球策略解读
年最新克罗恩病治疗指南
年最新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指南
ADA糖尿病视神经病变最新指南推荐
儿童及成人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的治疗
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专家共识
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版)
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疗指导规范
年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
阿尔茨海默病诊疗指南
关于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和猝死防治建议
心房颤动诊疗指南
ESC和AHA/AHA/HFSA慢性心力衰竭新指南解读
赞赏